一、拆迁纠纷诉讼时效是几年的?
拆迁纠纷诉讼时效可能是三年,也有可能是六个月。
1、若拆迁纠纷属于行政纠纷,那么有效期就是六个月。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如果拆迁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则有三年的有效期。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补偿安置争议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补偿安置争议的解决办法为提出行政裁决请求,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起诉。
1、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会由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区、县房地局裁决。
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对于居住房屋这种情况的拆迁补偿安置争议应当裁决以房屋调换。非居住的拆迁补偿安置争议,可以裁决以房屋调换,也可以裁决以货币补偿。
2、如果对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拆迁人依照规定已对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提供安置房屋或者给予货币补偿的,行政复议、诉讼期间不停止裁决的执行。经裁决后,被拆迁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且拒绝受领补偿款的,拆迁人可以向公证机关办理提存。
根据现行法的规定,拆迁纠纷引起的纠纷可能是民事纠纷,也有可能是行政纠纷。不管属于哪种类型的纠纷,若是想要采取起诉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最好是在诉讼时效范围内起诉。若是无法确定纠纷的时效是多久,可以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