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犯故意伤害他人财产罪怎么判?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对象是国家、单位或者他人所有的财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包括狭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
行为人是否占有该财物,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是被毁坏的财物必须是为他人所有的,毁坏自己所有的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二、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是什么?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包括犯罪客体不同、客观要件不同等。
1、犯罪客体不同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侵犯的是国家对植物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属于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
2、客观要件不同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的行为人只要实施了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的行为,就可构成犯罪;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人除要求实施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外,还必须达到一定数额和情节,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3、犯罪对象不同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的对象仅为珍贵植物;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
4、主体要件不同。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植物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是该罪主体。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满足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
此外,若是存在以下的情形,也满足了此罪名的立案标准;
(1)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2)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3)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
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3、被毁坏的财物应分为有残值与无残值两种
对于残值的认定是否要考虑财物价值的整体性,既要关注被毁坏部分的直接价值减损,也要重视财物整体功能的下降或丧失。不过,这种认定方式可能会被认为不利于被害人财产权的保护,即往往存在恢复被害人的财产所需费用要高于犯罪数额的问题。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这类案件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原告索要赔偿时所适用的是民事法律规定,并不以指控的犯罪数额为限,所以,不利于被害人财产保护的问题并不存在。
任何人都不得故意实施侵害他人财产的行为,否则一旦被侵害的财产价值比较大,那么侵权行为人是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至于罪名是否成立、罪名成立后是有可能会被判处刑事处罚的。如果还有涉嫌犯故意伤害他人财产罪怎么判相关的其他疑问的,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