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伙入室抢劫怎么定罪?
1、团伙入室抢劫一般会被认定为犯了抢劫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2、对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死刑,应当坚持“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刑事政策。
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最审慎的态度,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抢劫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二、抢劫和敲诈勒索的区别有哪些?
抢劫和敲诈勒索的区别包括逼迫被害人手段、方式不同;
1、逼迫被害人手段、方式不同。
抢劫罪逼迫手段只有暴力和暴力相威胁,并且是当面当场实施。敲诈勒索罪除了暴力、威胁手段外,更多是通过揭发隐私、栽赃陷害、诋毁名誉、破坏财物、阻止权利行使等非暴力手段,逼迫被害人;威胁方式既可以当面当场实施,也可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其他手段实现;要挟对象既可以是被害人,亦可以是被害人亲属或其他与之关系密切的人。
2、实施暴力、威胁目的不同。
抢劫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或威胁的目的单纯是为了获取财物,即通过暴力使被害人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以此取得财物。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或威胁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使被害人心理产生惧怕,便于控制被害人。
3、实施暴力程度和取得财物方式不同。
抢劫罪中暴力程度极高,被害人或已被当场实施暴力,或处于随时被实施暴力的严重危险状况中。行为人的暴力足以压制被害人,使之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从而迫使被害人被动交付财物。相比之下,敲诈勒索罪中暴力程度要轻得多,被害人虽感知危险存在,但当场被实施暴力可能性不大,行为人实施的暴力,尚未达到使被害人不能或不敢反抗。被害人交出财物最终是因为是精神受到强制,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从而被迫花钱消灾,其给付财物虽是被逼迫、勒索不得已而为之,但就交付行为本身而言,却是主动交付。
4、取得财物的对象、时间、空间不同。
抢劫罪必须是当场瞬时向被害人劫取财物。敲诈勒索罪则可以是当场向被害人索要财物,也可以要求被害人或与被害人有关联的其他人在一定期限内交出财物。是否当场、瞬时获取财物,是两罪最核心的区别;
5、对构成犯罪数额要求不同。
抢劫罪对犯罪数额没有要求,只要行为人以暴力手段劫取财物,即构成犯罪。敲诈勒索罪则要求索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三、在路上遇到抢劫的该怎么办?
1、在路上遇到抢劫的,被害人应大声呼救,震慑犯罪分子,同时尽快报警。
若并不是在人员聚集的地方被情节,而是在僻静地方或无力抵抗的情况下被抢劫,应放弃财物,保全人身;待处于安全状态时,尽快报警。尽量记住歹徒人数、体貌特征、口音、所持凶器、逃跑车辆车牌号及逃跑方向等情况,同时尽量留住现场见证人。
2、降低被抢劫概率的方法:
(1)到银行存取大额款项时应尽量有人陪同,最好以汇款方式代替提取大量现金;输入密码时,应防止他人窥探;不要随手扔掉填写有误的存、取款单;离开银行时,应警惕是否有可疑人员尾随。
(2)老人及少年儿童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
(3)驾车外出时,应随手将车门锁按下,尽量关闭车窗,勿将皮包和现金任意置于座位上,以防犯罪分子撬开车门抢包。
(4)上街时,请将手提包、移动电话、金项链等贵重物品牢固掌握在自己手(身)上,使作案者难以轻易抢走。
(5)打电话或在一个地方等人应尽量保证背后的安全,要注意自己前后的车辆及行人的动态变化。
不管是入室抢劫,还是在其他的地方实施抢劫行为,也不管是否是单独实施抢劫行为,都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抢劫罪。对团伙入室抢劫怎么定罪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