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程序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告也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二、行政诉讼费用怎么承担
行政诉讼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
具体办法:
(1)当事人一方败诉的,由败诉方承担;
(2)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当事人双方依责任大小共同负担;
(3)共同诉讼的当事人败诉时,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诉讼费用的承担;
(4)原告撤诉的,由原告承担;
(5)由于当事人不正当的诉讼行为而支出的诉讼费用,由该当事人承担;
(6)当事人申请获得诉讼资料副本的制作费以及当事人应支付的实际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由人民法院行政案件承办人随时通知申请人预交。
《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三、行政诉讼案件被告如何举证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一般而言,被告若要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供证据:
1、有关主体的证据材料,如果原告对行政主体的职权存在争议的,应该提出有关其职权依据的证据。
2、有关行政程序的证据材料。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程序合法。
3、有关被诉行政行为认定所认定事实的证据材料。主要提供书面决定中已经记载的事实或列入行政案件卷宗被行政主体采纳的事实。
4、自由裁量合理性的证据材料。行政机关对案件的处理往往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没有事实根据的自由裁量往往存在滥用职权问题,因此被告应提供自由裁量合理性的证据材料。
5、有关被诉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向法庭提供大规范性文件,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和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行政诉讼谁承担举证责任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