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

最新修订 | 2024-02-23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6人
专家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
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

一、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

帮助诈骗属于从犯诈骗从犯会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起的作用,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帮诈骗团伙引流怎么判

帮诈骗团伙引流构成诈骗罪的帮助犯。协助诈骗,属于诈骗案中的从犯。至于如何处罚,还要看涉案金额以及在犯罪中所起作用,由法官裁定处罚。

一、诈骗罪量刑标准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未成年诈骗怎么判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

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这里指的“必要的时候”,是指家中无人管教或者家长、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众、或者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收容教养的时候,政府从社会保护的角度出发,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多次诈骗、盗窃这类侵犯财产的案件,不是以被抓时候的数额来认定犯罪数额的,而是对每次犯罪的数额进行累加,最后累加所得的数认定为犯罪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于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3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
一键咨询
  •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4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0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3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2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4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0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3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2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5****35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3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4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6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1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5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3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4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6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1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融诈骗辩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程理想律师
立即问律师
徐州本地专业律师
程理想...律师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南京ask**61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86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24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34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65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52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26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25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37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63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32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80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74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48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京ask**61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86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24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34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65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52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26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25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37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63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32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80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74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48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京ask**61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86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24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34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65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52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26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25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37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63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32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80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74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48用户已获取解答
帮助他人电信诈骗怎么判?
帮助他人电信诈骗怎么判,应当是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的判断。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当中明确的规定,诈骗他人的财产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将会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帮助他人从事诈骗的就是按照从犯的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帮助他人诈骗该如何定罪
中国刑法对诈骗案件中从犯的量刑规定如下:初犯通常处以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诈骗金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刑期为三至十年,加重罚金且可能酌情减刑。诈骗罪的本质是非法占有,通过欺骗手段使受害人交付财物。理解诈骗罪的定义对案件审理至关重要。法院会考虑犯罪者作用、悔过表现等因素进行公正裁决。
43浏览 2024-07-01
帮助他人电信诈骗如何判
应当是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的判断。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当中明确的规定,诈骗他人的财产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将会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帮助他人从事诈骗的就是按照从犯的处罚。帮助他人电信诈骗如何判,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阅读下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帮助他人诈骗罪怎么判的
他人诈骗,协助者为主谋或共犯。判决依角色、金额、情节等。从犯可减轻从轻或免罚。诈骗公私财物三千至一万为界区分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等并处罚金,巨大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并处罚金,特别巨大或极端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甚至无期,并处或没收财产。
42浏览 2024-10-02
帮助他人诈骗犯罪怎么判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帮助他人诈骗犯罪怎么判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帮助他人诈骗犯罪怎么判?
判刑标准如下:1、协助他人诈骗,属于帮助犯;2、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3、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43浏览 2024-10-15
帮助他人诈骗犯罪如何判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帮助他人诈骗犯罪如何判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帮助他人诈骗的后果是什么
协助诈骗是共犯行为。 刑法规定,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量刑。 若仅起辅助作用,则为从犯。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依法应减轻或从轻处罚。 特殊情况则依法律规定处理。
12浏览 2024-04-25
诈骗罪帮助犯是怎样判刑的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 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 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 (一)、 (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第六条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第七条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第十条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一)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 (二)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三)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四)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1.4k浏览
如果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
协助别人诈骗的判刑标准要根据诈骗案件的具体情况分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以下是关于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的问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在qq群帮助他人进行诈骗怎么办
若协助他人诈骗,视情节轻重给予惩罚:1)知情提供信用卡、手机卡等便利条件,视为共同犯罪;2)明知为电信网络诈骗收益,协助转移资金等,将面临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严重刑事处罚。
28浏览 2024-04-18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帮助他人诈骗怎么判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淮安156****4589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4****565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4505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4589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4****565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4505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4589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4****565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4505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
法律风险自测隐私保护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