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的立案并没有金额限制。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人民法院就会立案:
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原告应当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案件应当有明确的被告方。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应当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并说明支持这些请求的事实和理由。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案件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且应当由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例如,原告应当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不论纠纷涉及的金额大小,人民法院都应当立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立案没有金额限制,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原告在起诉时需要预交一定的案件受理费,这个费用会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如果原告胜诉,这部分费用可能会由被告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案件立案多久结案
一个案件从立案到有审判结果,一般需要数月时间,但具体时长会因案件具体情况而异。如果案件比较简单,程序可能相对迅速;如果案件复杂,涉及大量证据收集和鉴定,或者遇到诉讼拖延等情况,整个过程可能会超过一年。诈骗案件的立案和审判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法院的审判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长不一,具体取决于案件的复杂程度、取证的难易程度、诉讼参与者的行动效率等因素。
立案阶段: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正式立案,并通知报案人。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立案后,将展开侦查工作。对于诈骗案件,侦查阶段通常会涉及搜集证据、询问证人、询问嫌疑人等活动。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但对于复杂案件,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审查起诉阶段:侦查终结后,案件将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审判阶段:检察院起诉后,案件将进入法院审判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特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三、民事纠纷是否包括侵权纠纷
民事纠纷包括侵权纠纷。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所以侵权纠纷是民事纠纷。侵权纠纷是指因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所发生的纠纷,如侵害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乃至于债权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查看了上文内容如果对民事纠纷多少钱才立案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