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诽谤他人犯法吗

最新修订 | 2024-04-11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造谣诽谤他人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若散布虚构言论损害他人声誉,且情节严重,可能触犯诽谤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制裁。 情节严重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诋毁他人、造成人格名誉重创及引起社会不良反响等。 恶意诽谤导致精神崩溃或自杀等后果更为严重。
造谣诽谤他人犯法吗

一、造谣诽谤他人犯法吗

倘若在公共场合散布虚构之言论以中伤他人,并对被侵害者的声誉及在这种情况下,便有可能触犯诽谤罪

若经法院判决证实构成该罪行,被告将面临最高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被剥夺政治权利法律制裁

对于何谓“情节严重”,具体表现包括多次捏造虚假事实诋毁他人形象;

通过恶意攻击造成受害人的人格和名誉遭受重创;

以及诽谤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反响等等。

而如果因为被恶意诽谤甚至造成受害者的精神崩溃或自寻短见,那么这种行为将更加严重地触犯刑法

请诸位务必遵纪守法,共同维护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造谣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造谣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造谣诽谤他人犯法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4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0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造谣诽谤他人犯法吗
一键咨询
  • 148****43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2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3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8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5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8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0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1****74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2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8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名誉毁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南通188****538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869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628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造谣诽谤他人怎么处理
建议立即报警。散布虚假言论、恶意中伤或诋毁他人名誉,将视情节受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将面临5至10日拘留和500元以下罚款。若导致严重后果,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涉事者需承担刑事责任,情节恶劣者还可能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造谣诽谤他人什么罪
38浏览 2025-02-16
造谣诽谤他人判几年
10w+浏览2024-09-17
造谣诽谤他人怎么处理
建议立即报警。散布虚假言论、恶意中伤或诋毁他人名誉,将视情节受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将面临5至10日拘留和500元以下罚款。若导致严重后果,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涉事者需承担刑事责任,情节恶劣者还可能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造谣诽谤污蔑他人罪犯怎么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恶劣手段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受害人可向法院起诉,法院根据案情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国家利益,无需受害人起诉也可启动刑事程序。判决考虑犯罪情节、后果、动机及悔罪态度等因素。通过信息网络犯罪的,法院可请求警方协助取证。此类行为如情节严重,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16浏览 2024-07-15
造谣诽谤罪诽谤
10w+浏览2024-11-05
造谣诽谤他人怎么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在互联网环境中,此罪同样适用。受害者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法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支持,保护社会公正。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造谣毁坏他人名誉
恶意诽谤、散播谣言严重损害他人名誉,违反道德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诋毁或捏造事实诽谤者,将受五日以下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罚款。
31浏览 2024-04-08
诽谤造谣企业构成诽谤罪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诽谤造谣企业是否构成诽谤罪<br/>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根据刑法第221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br/>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br/>诽谤罪治安法中的处理规定<br/>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br/>本罪客观方面必须是实施诽谤行为,即不仅捏造事实,并且公然散布所捏造的事实。如果传播的真实的事实,不构成本罪;如果捏造了事实,但未向外扩散,也不构成本罪。<br/>本罪对诽谤行为的要求是情节严重,否则,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有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目的。无意中散播了失实的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言辞,不构成诽谤罪。但当受损害者要求改正而拒不改正,坚持继续撒播的,构成诽谤罪。<br/>自己虽未捏造事实,但明知是他人虚构的事实而故意加以传播,并有损害他人人格、名誉之目的的亦构成诽谤罪。<br/>如果诽谤的对象特征很明显就是这个人,那么则可以确定他的做法至少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情节严重则要追究刑事责任。<br/>诽谤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br/>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br/>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br/>3、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br/>4、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br/>5、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br/>6、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诽谤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表现为: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418浏览
如何起诉他人造谣诽谤
10w+浏览2023-09-08
怎样起诉他人造谣诽谤?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怎样起诉他人造谣诽谤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造谣诽谤他人怎么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在互联网环境中,此罪同样适用。受害者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法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支持,保护社会公正。
41浏览 2024-10-23
造谣诋毁诽谤罪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网上造谣诋毁能否认定为诽谤罪 通过网络进行造谣捣毁的,能不能认定为诽谤罪,要依据造谣的情节而定,如果符合诽谤罪认定标准的,可以认定诽谤罪。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 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这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二、网络的内涵与传播特点 网络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或者被歪曲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办公、交友联络、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微博、博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更使网络传播成为当今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隐秘性也使其成为负面情绪宣泄的主场所。网络充斥着网络空间,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干扰着社会的正确导向,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加强网络防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公民言论自由的有效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根据现有立法,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是指那些虚假并且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信息。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传播的网络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有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网络以网络为媒介,其数字化、超时空、全球性特征使其远远超越传统的人际传播。每一个线上网民都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反馈者和传播者。尤其是在微时代来临后,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就像是一份个人海报。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传播方式,使得网络一旦发布,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形成浏览、转发、评价数量的几何式增长。方便快捷的发布方式、数量庞大的信息接收群体,都为网络的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载体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传播渠道多,扩散性强。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网络社区、微博、微信、、聊天室、博客、贴吧等众多媒介平台便利了网络的传播,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复制与粘贴方式使得一些网民无意中成为的传播者。大范围的传播强化了的欺骗性,又进一步加剧了接收者的迅速扩散,最终形成“锁链式传播”模式。 迷惑性兼破坏性越来越明显。现阶段,我国网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人自编自导,刻意制造一些蛊惑人心的,引起社会恐慌;一些人试图利用网络平台谋取利益,将平常小事用性语言无限夸大。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为争夺点击率,不注重核实事实真相,随意传播那些博人眼球的假新闻,肆意制造它的轰动效果,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323浏览
如何起诉他人造谣诽谤
10w+浏览2024-02-25
造谣污蔑诽谤他人触犯哪种法律
诋毁和中伤他人涉嫌蓄意侮辱和诽谤,需捏造虚假事实并通过文字或口头宣扬,损害他人尊严和名声。行为需具有针对性,并对他人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如精神错乱或自我毁灭等后果。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如何起诉他人造谣诽谤?
被人诽谤的起诉方式:1、遭受诽谤的被害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2、递交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3、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4、决定立案的,自诉人应提交相应证据;5、等待法院通知开庭宣判。
18浏览 2024-09-22
甲造谣诽谤乙后,仗着乙除了一名证人外没有其他实际证据,反咬一口要起诉乙诽谤罪,请问这种情况甲能胜诉吗? 甲与乙本来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但乙偶然间通过甲的朋友丙,得知了甲长期以来,一直在造谣诋毁乙,并且传播乙的丈夫出轨这样的谣言,乙没有找甲对峙,而是决定远离甲,随后甲乙二人没有再联系,但是断绝联系的近一年中,甲多次骚扰乙的家人,对乙造成了严重困扰,乙忍无可忍,提起了甲传播谣言并诋毁乙的丈夫出轨一事,质问甲为什么至今仍然不知悔改骚扰他人生活,可谁知甲竟然反咬一口,抵赖说自己没有诋毁乙,并要求乙必须提供证据证明甲的造谣行为,如果乙提供不出证据,甲就要将乙起诉到法院…而乙也确实是没有实际证据证明甲造谣一事,只有甲的朋友丙可以证明甲的造谣行为,可是甲声称,丙与乙串通一气污蔑她,拒绝承认丙的证言。乙跟丙提出与甲当面对质,因为甲不但造谣诋毁过乙,也造谣诋毁过丙,而且乙的手机中存有大量的聊天记录能够证明甲对丙的造谣诋毁,甲得知乙手中有大量她诋毁丙的聊天记录后,拒绝与乙丙当面对质,并一口咬定是乙跟丙制造谣言诬陷她,威胁乙丙,并且要就乙提出的甲诋毁乙一事起诉乙诽谤罪…想请问一下,这样的情况法院是否会受理呢?如果甲想要胜诉,她都要提供什么样的证据呢?乙现在除了丙这位证人,就没有其他实际证据证明甲诋毁了她,而甲又一口咬定,是乙丙联合起来诬陷她…这样的情况,丙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为乙证作证吗?如果法院受理此案,而甲提供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乙的诽谤罪,乙是否可以追究甲的刑事或民事责任呢?谢谢律师~
[律师回复] 你好,提供甲要求还款给丙的证据,可抗辩甲的起诉,并可追究甲企图骗取不当利益的法律责任。否则,你只能根据情况起诉丙返还不当得利,或者报警丙诈骗。
1浏览
怎么起诉他人造谣诽谤
10w+浏览2024-02-21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造谣诽谤他人犯法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盐城134****6331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56****52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1918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