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轻微碰撞走了算逃逸吗
对于碰撞之后驾车离开是否算作逃逸一事,有着明确的界定:
1.首先,逃逸应是故意为之。仅仅存在客观的刮擦行为,若主观上对该情况毫不知情,那么便不能认定其为逃逸行为;
2.其次,假设确实属于轻微刮擦,根据实际情况,也应该给予确认当事人的确未曾知情,在此情况下便不应视之为逃逸事件。狭义的交通肇事逃逸乃是指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为了规避法律责任而选择逃离现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发生轻微刮擦事故需不需要报警?
近期发生了一起轻微的车辆刮擦事故,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即使只是轻微的碰撞,是否仍然需要报警?无论是在发生两车之间的刮擦碰撞,抑或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交通事故中,只要知晓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却并未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报警,亦未能对事故进行妥善沟通和协商,进而选择直接驱车离开事故现场,此种做法无疑已经构成了严重的交通肇事逃逸罪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一旦被判定为肇事逃逸,除非能够明确证明对方同样存在着过错,否则必须承担事故的所有责任;倘若能提供确切证据证实对方同样存在过失,方才有可能减轻自己所应负担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但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情形的除外。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一)当事人自行赔偿;
(二)到投保的保险公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场所办理损害赔偿事宜。
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后未履行的,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道路交通事故的范畴内,轻微碰撞后立即离开并不必然被认定为逃逸行为如果涉案人员并未察觉到发生了碰撞或者对碰撞事件毫不知情,那么就不能将其归类为逃逸行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肇事者为了规避法律责任而故意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依据涉案人员对于碰撞事件的知晓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故意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来进行综合判定,以确定是否构成逃逸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