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微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轻微事故肇事逃逸的,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逃逸驾驶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由逃逸当事人对事故负全部责任。
当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肇事逃逸的时候,公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该交通事故进行立案侦查,对交通事故的发生现场进行现场侦查,然后对事发的时候,案件当中相关人员的证言进行取证,及时的开展对肇事逃逸行为人的追捕行动。
在对肇事逃逸行为人的追捕过程当中,可以采取向社会发布公告等方式,或者是举报肇事车辆信息等方式,协助案件的顺利进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协助调查的指令之后,也会开展对肇事车辆的堵截行动,一旦发生可疑的车辆,会立即扣留调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对肇事的车辆进行查获之后,会把之前进行关于追查肇事逃逸车辆通报的事项进行撤销。
在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肇事逃逸案件进行调查的时候,如果是案件的受害人或者是属于受害人的家属那边,想要询问关于案件的进展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如实的对当事人以及家属陈述案件的实际进展情况。
行为人因为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情况,对于行为人应该处以刑事上的处罚,有期徒刑为三年到七年的时间。如果因为肇事逃逸的行为人,造成案件当中的当事人发生死亡的时候,这个时候对肇事逃逸的行为人,要处以的有期徒刑刑期为七年的时间,也就是处罚更加严重了。
如果发生肇事逃逸的行为人,对交通案件没有构成犯罪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于行为人的处罚,应该是进行两百元到两千元的罚款处罚,也就是行政方面的处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边,还要对行为人的驾驶证件进行吊销处理。并且行为人以后都不能够再次取得驾驶证件,关于行为人的终身不再取得驾驶证件,会在国家的公安系统当中,进行备案处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管行为人在交通事故案件当中,造成的事故严重是大还是小,发生肇事逃逸,一定会吊销行为人的驾驶证件,而且行为人终身不能够再去取得驾驶证件。
发生交通事故,并且肇事行为人还发生了肇事逃逸,案件当中的肇事行为人是应该负全部的事故责任的,如果行为人有证据可以证明另外的当事人,也具有一定的事故责任,这个时候对于肇事行为人的责任,可以进行减轻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轻微肇事逃逸一般不拘留吗
在涉及轻微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当事人若选择了逃离现场并非必定会面临拘留惩罚。尽管存在逃逸行为,然而根据具体案件情节,尚不足以达到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无需进行刑事拘留。当人们因交通事故酿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而对其肇事原因选择逃避时,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可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并且同时可能被判处不超过15天的行政拘留。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拘留并非必然的,它只是一种处置手段,前提是要经过一定程序且符合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对于轻微但涉及交通事故的不当肇事者,若尚未构成刑事犯罪,则逃逸行为有可能面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严厉处罚——处以人民币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的罚款,同时有资格接受十五天以下的行政拘留惩罚。此外,逃逸当事人需承担事故责任中的全责。在处理此类事故时,公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要按照以下的流程展开工作:当交通事故涉及到肇事逃逸的当事人时,交通管理部门将立即立案调查,开展现场勘验和证人询问等流程,并迅速采取措施对肇事逃逸者进行追捕。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