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酒驾驶出了事故责任划分是什么
1、醉酒驾驶出了事故责任划分由交警部门进行,一般情况下,醉酒发生交通事故要负全责。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3、如果醉驾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按照情节的轻重定罪量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二、醉酒驾驶出车祸造成人员受伤怎么办
当驾驶员醉酒驾驶引发交通事故时,他们有责任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停车、保护现场等。如果事故导致人身伤害,驾驶员有义务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和报告相关交通管制部门。在需要移动现场以进行伤员救治的情况下,应当表明变动位置。对于其他被卷入事件中的人员,例如乘客、过路司机及行人等,他们均应提供必要的援助。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务必立即停车。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车辆必须立即停止行驶。停车后,按照规定操作手刹,切断电源,打开危险警示灯,如若事故发生在夜间,还需开启示宽灯与尾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时,还需在车后方按照规定设立危险警告标志。在此过程中,驾驶员应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
其次,及时报案。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拨打“122”电话,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交警报案,详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其伤亡状况。在警方到达前,不得擅自离开事故现场。必要时,在报警的同时,也可向附近的医疗机构、急救中心以及消防部门寻求帮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
1、关于醉酒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责任分配问题,这是由相关交警部门负责界定,在通常的情况下,醉酒驾车之人所需要承担的是全责。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据交通事故现场的勘查、检测及调查所得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与鉴定结果,迅速地制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将之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证据。 3、倘若醉驾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就应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承受刑事责任,并依法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及评估,逐级实行定罪量刑。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