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抵押合同生效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抵押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保证参与其中的各方都具备相应的资格,这被称为“主体适格”。
具体来说就是指相关合同当事人需符合法律法规对于参与者身份资格的明确规定,确保在涉及主体资格方面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任何瑕疵存在。
其次,必须需要注意的是,抵押合同需要由各方以诚信为基础的真实意思表达来支持。
“意思表示”是所有法律行为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它代表着当事人向外界表示自己希望产生某种特定私人权利和利益的意思的过程。
第三个标准就是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准则。
最后,还需要确立的是抵押合同的主要条款必须在订立合同时就具有明确性和可行性。
其中,合同条款所规定的内容必须是确定无疑的,这样才能保障合同内容得以顺利执行,从而使得合同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同时,还需要保证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合同中的给付行为是可行的,也就是所谓的“标的确定与可能”原则。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二)意思表示真实;
二、抵押合同生效条件有哪些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当事人之间的事先协议,本合同自所有当事人均签署并盖章或按手印之际正式生效。
同时,对于采用合同书形式进行订立的情形,同样应当自所有当事人均完成签署并盖章或按手印为止。在此之前,若当中任何一方已履行了主要义务且得到另一方的接受确认时,此份合同亦即成立。在签名、盖章或按手印这一环节之前,如果有一方已经如上所述完成了其主要义务,并且也已经被对方予以接受,那么这份合同就是有效成立的。
此外,当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合同应以书面形式来订立,而相关当事人却未能遵循此规定,但只要其中某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并得到另一方的接受确认时,这个合同依然能够视为生效。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设立抵押贷款合同的有效性需同时具备以下四项基本要素:首先,该合同的签订方必须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其次,签署时表达的意思应该完全基于诚实守信的原则;再者,这一协议不能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社会的公共道德准则造成任何形式的侵害;最后,合同中的各项条款都应当清晰、准确并具有可行性,包括没有歧义的表达内容以及预期中能够进行的交付行为等。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