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方肇事逃逸找到了人怎么赔偿
倘若肇事者在逃脱责任后被寻获,其所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主要涵盖了人身伤害赔偿与财产损失赔偿两个方面。在人身伤害赔偿方面,主要包括了医疗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营养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治疗和恢复健康而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同时也包括因为误工而导致的收入减少部分。如果受害人因此次事故而致残,那么还需赔偿辅助器具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若受害人不幸身亡,则还应赔偿丧葬费用以及死亡赔偿金。
至于财产损失赔偿,则是根据实际损失情况来进行赔偿,比如车辆维修费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肇事者被寻获后需承担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赔偿。赔偿包括医疗、护理、交通、营养、住院伙食补助及误工损失。致残则加赔辅助器具及残疾金,不幸身亡还需支付丧葬与死亡赔偿金。
二、对方肇事逃逸我方应如何处,怎么规定的?
由于对方发生了肇事逃逸这一行为,对于我们这边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报警进行处理。
在警察着手调查并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及相关驾驶人员之后,会在十天之内出具一份详细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根据这份认定书所作出的事故责任划分,如果认为是由肇事逃逸的那辆车负有主要责任,那么就应当由该汽车的所有人投保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或者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代为垫付受害者所需的医疗费用。
在垫付了相应款项且完成追讨程序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会将保留对交通事故责任人的进一步诉讼追责权。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三、对方肇事逃逸后又返回该怎么判
对于肇事逃离现场后再返回事发现场的情况,其判决结果将会依据诸多复杂的因素进行全面评估。首要的是要看这次事故所引发的后果,这包括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以及财产损失的规模等等。倘若这个事件导致了人数众多的人受伤甚至死亡,亦或是给公共或私人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而且肇事者在这场事故中承担着主要责任乃至全责,那么他之前的逃逸行为无疑将加剧法律对此类行径的惩罚力度。不过,尽管有返回现场的情节存在,但是在量刑过程中,这或许可以被视为一个酌情减轻处罚的参考因素。然而,无论如何,肇事者的逃逸行为本身已经构成了对道路交通法规的严重违反。在实际的量刑环节,法院会全面权衡肇事者返回现场的主动程度、返回之后的行为表现以及他们对事例调查和处理工作的配合程度等多个方面。总而言之,这类事例的判决结果并不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情依法作出公正裁决。
肇事者被寻获后需承担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赔偿。赔偿包括医疗、护理、交通、营养、住院伙食补助及误工损失。致残则加赔辅助器具及残疾金,不幸身亡还需支付丧葬与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