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车撞了人不知道走了算逃逸吗
驾驶机动车致人伤害,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此举是否构成逃逸?
若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意外撞击他人但并不知情而离开现场,这通常并不能被视为逃逸行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素必须包括行为人为明知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此情况下,若行为人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毫不知情,那便意味着他不具备逃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救助伤者的主观意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二、开车撞了人,要不要先垫付医药费
在行车过程中,如不慎对他人造成伤害,按惯例并不需要先行垫付医药费用,因为我们的保险公司有责任垫付伤者所需的医疗费用。
依据我国现行的法规制度,当抢救遭受伤害的人员需要保险公司付出或垫付急救费用时,必须经过交通管理部门进行通知,继而保险公司需立即支付相关费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可以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赔偿保险金。但是,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的,保险公司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
三、开车撞了人导致残疾怎么判
涉及到驾驶车辆碰撞他人致其身体残障的判定结果,主要会依据以下几个关键性的考量因素:诸如,事故的责任归属问题,伤者的受伤程度以及伤残等级评定,还有适用相关的法律条款等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如果驾驶员在事故发生过程中被认定为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那么他就有可能触犯交通肇事罪,从而面临刑事处罚的风险。与此同时,他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在民事赔偿的范畴内,涵盖了医疗费用、误工损失、护理费用、残疾赔偿金等多个方面。至于具体的赔偿金额,则需要根据伤者的实际状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精确计算。而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通常是以现场勘查、证人证言、交通监控等多种形式的证据作为依据。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在事故发生后,务必立即向警方报案,并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工作;同时,也要尽全力对伤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如果您对此感到困惑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
驾驶员若意外撞人却不知情并离开,一般不构成逃逸。因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引发事故。若行为人对事故一无所知,则表明其没有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伤者的主观意愿。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