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满十四岁诈骗一万以上会受到什么处罚
未满十四周岁者诈骗金额达一万以上,应接受何种处罚
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倘若涉案的未成年人为未满十四岁之人,则对于所涉及的诈骗罪行将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刑事责任;
然而,若涉案的未成年人已年满十六周岁且被认定犯有诈骗罪,那么他们需依照国家法律规定,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关于诈骗犯罪金额方面,根据现行法律规范,诈骗数额达到人民币一万元者,即视为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严厉惩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款。然而,考虑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在实际量刑过程中,司法机关会酌情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未满十四岁是否负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典规范,对于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一般年龄阈值,设定为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群。这意味着,凡是在年满16周岁之后,实施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的人员,均应视为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然而,针对已满12周岁但未达到14周岁的未成年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若他们触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等重罪,并导致他人死亡或遭受极端残忍手段所带来的严重身体伤残,该类案件无论情节如何恶劣,只要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和依法追诉,那么这些未成年被告人均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三、未满十四岁偷手机怎么判
对于年满十四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盗窃手机的行为,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下并不予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原因在于,年满十四周岁以下的儿童正处于完全不能担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段。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行为将不受任何处理。首先,所涉及到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大体会被要求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需对手机所有者的经济损失做出理赔。其次,公安部门亦可能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予以告诫并施以管教。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更应把重点放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指引上,协助他们树立起符合社会规范以及法律常识的价值观念,从而防止类似行为的再度出现。与此同时,家庭与学校都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及法律知识的教育,以此来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根据我国法律,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若诈骗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年满十六周岁并犯诈骗罪者,诈骗金额达一万以上视为数额较大,将依法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并可能处罚金。然而,在量刑时,司法机关会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特性,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