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行为才算袭警醉驾罪
何种行为方能构成袭警醉驾罪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颁布之《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以下简称“该规定”)明确指出,所谓饮酒驾车,乃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其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酒精浓度介于20毫克每百毫升至80毫克每百毫升之间的驾驶行为;而醉酒驾车则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其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酒精浓度超过或等于80毫克每百毫升的驾驶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什么行为才构成夫妻遗弃罪
满足以下特定条件的行为方可构成遗弃罪:
第一,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于年长、年幼、身患疾病或者其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原本应当承担扶助义务却选择不予履行,并且这种情况情节严重;
第二,实施此类行为的主体须为对被遗弃之人负担有法律义务,并具备抚养能力的个人;
第三,该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明确的故意态度。《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什么行为才是骗保罪怎么判
所谓的骗保罪,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保险诈骗罪,其犯罪主体包括了我们常说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这三类人群。这几类群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非法获得大量的保险金,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操作,例如虚假宣传、编造保险事故或者是直接人为地去制造保险事故等等方式,从而达到他们获利的目的。而这个罪行是否构成,关键就在于他们是否存在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以此来骗取保险金。比如说,他们可能会故意夸大自己的损失程度,或者是编造出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保险事故等等。
在量刑方面,如果涉及到的金额比较大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着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要支付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如果涉及到的金额非常巨大,或者是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着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支付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而如果涉及到的金额已经达到了特别巨大的地步,或者是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着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支付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或者是没收全部财产。
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官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涉案金额的大小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然后再做出最终的判决结果。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饮酒驾车指血液酒精浓度在20至80毫克/百毫升间,醉酒驾车则为超过80毫克/百毫升。当驾驶员在醉酒状态下,故意或过失地对执行职务的警察实施攻击或妨害其执行公务,且构成犯罪要件时,方可构成袭警醉驾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