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罪坐牢12年怎么算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量刑制度:坐牢12年的具体解释
当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作为动机和目的,在签署及履行合同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时,只要涉及到的金额达到了法定的标准,就会被判定为犯罪行为,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如果涉及的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样也需要承担罚金;而如果涉及的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那么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并且还需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附加刑罚。
具体来说,1.对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案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如果涉及的金额达到了数额较大的起点,那么量刑起点应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幅度内进行确定。
(2)如果涉及的金额达到了数额巨大的起点,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量刑起点应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的幅度内进行确定。
(3)如果涉及的金额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那么量刑起点应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的幅度内进行确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情况不在此列。
2.在确定了量刑起点之后,还需要根据合同诈骗的具体数额、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等因素,进一步增加刑罚量,从而最终确定基准刑。
3.对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案件,需要根据诈骗的手段、犯罪数额、损失数额、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结合被告人缴纳罚金的实际能力,来决定罚金的具体数额。
4.对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案件,需要综合考虑诈骗的手段、犯罪数额、危害后果、是否积极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对其适用缓刑。需要强调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的数额标准是怎样的
为了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犯罪嫌疑人在签订或者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通过欺骗等手段,从对方当事人那里获取财务,凡涉及以下任何一种情形的,都将被判定为有罪并且进行严肃追究:
(1)犯罪分子通过个人诈骗获得的公私财产价值在人民币5000元到2万元之间;
(2)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及其所有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且所得到的诈骗收益归属于该单位,其总价值在此区间范围内达到5万元至20万元。《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罪诈骗金额如何确定
在对合同诈骗罪所涉及的诈骗金额进行确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以行为人通过其欺骗行为实际上所获取的财物数额作为判定标准;其次,这其中涵盖了所有在合同签署以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行为人,他们通过欺诈手段实际获得的财物价值;再次,若行为人在多次实施合同诈骗行为且未曾受到过法律制裁的情况下,那么他的诈骗金额应当予以累计计算;最后,已经偿还给受害者的那部分款项,应当在诈骗额度中予以剔除。在计算诈骗金额的时候,必须同时关注到被害人由于诈骗行径所承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便在事件发生以后,有部分或者所有诈骗所得均已退还,也不会影响到诈骗金额的认定。总而言之,对于具体诈骗金额的确定将全面考虑诸多相关因素,依照法律规定加以精确认证。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制度中,涉及金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若金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附加刑罚。具体量刑会考虑诈骗金额、手段、危害后果等因素,并结合被告人的实际能力和表现来决定。二万元以上即应立案追诉。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