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鉴定部门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都有哪些
关于医疗事故鉴定事宜的主要责任部门包括:各设区的地市级地方医学会以及由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承担首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若对于初次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心存疑虑,那么通常可在鉴定书末尾找到相关规定,即当事人有权于收到鉴定报告后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上一级行政区域的医学会提交再次鉴定的申请,并由省级医学会负责重新组织进行鉴定工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
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以下简称医学会)可以设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和日常工作。
二、医疗事故鉴定分级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家现行的医疗事故鉴定层级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医疗事故分为以下几个级别:第一个级别名为"一级医疗事故"。这个级别的医疗事故是指由某方人员的错误操作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死亡或者是重度残疾。然而,这个分级标准并不涵盖那些由于患者本身所患病症极度严重或疾病进入晚期阶段而引发的死亡情况。对于此类状况,我们无法将其认定为医疗事故。第二个级别叫做"二级医疗事故"。在这个级别上,医疗事故指的是某方人员的错误动作直接导致了患者的中度伤残或是身体各个器官组织遭受了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功能障碍。这其中可能包括诸如严重的智力障碍、双目失明、永久性的造瘘手术主要器脏受损以及长期需要依赖药物或者器械来维持生命等等情况。第三个级别被称为"三级医疗事故",它指的是某方人员的行为引起的患者轻度残疾,或者是身体各个器官组织遭受损伤后导致了一般的功能障碍。最后一个级别则被命名为"四级医疗事故",这是说某方人员的行为只是给患者带来了轻微的人身伤害,并没有对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三、医疗事故鉴定法院怎么判
医疗事故鉴定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决定了民事判决的方向及赔偿数额。面对复杂多样的医疗纠纷事例,法院通常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包括医疗事故鉴定的结果、争议双方提交的证据资料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等。如医疗事故鉴定明确证实医疗机构存在过失行为且该行为与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关联,那么法院将根据此鉴定结论,依法判定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在审理此类事例时,并不仅仅依赖于鉴定结论,同时还会对鉴定程序的合法性、鉴定依据的充分性进行严格审查。若患者一方能够提供其他确凿证据,证明医疗机构确实存在过失行为,即使鉴定结论对其不利,法院仍有可能在全面考虑所有因素后,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总而言之,法院在处理医疗纠纷事例时,始终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综合权衡各方因素,力求为当事人提供最恰当的司法救济。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主要包括各设区的地市级及省级地方医学会。对初次鉴定结果有异议,当事人可在收到鉴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医学会申请再次鉴定,由省级医学会组织进行。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