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事故以后喝酒了最终怎么定罪
当发生事故之后还喝酒,要是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条件,通常就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要是在交通运输出了事之后逃跑了,或者还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就要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要是因为逃跑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话,那处罚就更重了,得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要是喝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血液里面的酒精含量达到了80毫克每100毫升以上,这就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判处拘役,并且还要处罚金。
这里得提醒一下,具体到底是定什么罪、怎么量刑,得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形,还有酒精含量这些因素一起综合着来判断。
要是你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那真的没办法准确地确定最后的定罪结果。
所以,我强烈建议你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刑事律师,这样你就能获得更准确的法律意见,这样也能让你心里更有底。
二、事故后喝酒的定罪标准究竟是怎样的
事故后喝酒分不同情况:
若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故意饮酒,致使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无法真实反映事故发生时的状态,仍以交通肇事罪等相关罪名定罪处罚,按照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依情节轻重判刑。比如致一人死亡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事故发生时未酒驾,事故后正常饮酒,不构成酒驾或醉驾相关犯罪。但如果因饮酒导致后续行为引发新的违法犯罪,如酒后滋事引发故意伤害等,按照相应犯罪构成要件定罪。比如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伤害程度,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关键在于判断饮酒行为与事故及后续犯罪行为的关联性。
三、出事故后喝酒定罪标准有哪些特殊规定
出事故后喝酒存在两种可能涉及定罪的情况。
若事故发生后喝酒意图逃避酒驾检测,这种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酒后驾驶”甚至“醉酒驾驶”。一般来说,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大于等于80mg/100ml则属于醉酒驾驶。若因逃避检测而喝酒,司法实践中会结合事故发生时相关证据,比如证人证言、现场监控等判断事故发生时的实际状态,若能证实事故发生时已达酒驾或醉驾标准,依然按相应罪名论处。
另一种情况,如果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事后喝酒不影响该罪认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定罪关键在于事故发生时的违规行为及后果,与事后喝酒无关,但事后喝酒可能影响量刑情节。
当探讨出事故以后喝酒了最终怎么定罪时,这里面的法律判定较为复杂。除了基础的定罪情况,后续还有相关要点需关注。比如事故发生后喝酒,可能影响对当时事故发生时驾驶人实际状态的认定,进而影响责任划分。而且不同程度的事故后果,像是否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在定罪时会有不同考量。若存在逃逸等情节,又会进一步加重处罚。要是你对出事故以后喝酒的具体定罪标准、责任划分细则等仍有疑问,那就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法律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