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之后,可不能就觉得一定能逃脱起诉的命运。
要是犯罪的情节比较轻微,压根就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是可以免除刑罚的那种情况,检察院说不定就会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不过,如果犯罪的事实那可是清清楚楚的,证据也实实在在是充分的,即便犯罪的人已经认罪认罚了,那也得按照法律的规定去追究刑事责任,自然就不会免于起诉。
到底会不会免于起诉,这得把案件的各种情况都综合起来考虑,得由检察院依据法律的规定还有案件的实际情况去好好地判断和决定。
总而言之,认罪认罚仅仅只是从宽处理的一个方面的情节罢了,可不能直接就把它等同于免于起诉,最终到底会是个啥结果,那可是得根据法律以及具体的案情来确定的。
二、认罪认罚后量刑会有多大幅度减轻
认罪认罚从宽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依法可从宽处理。
从量刑幅度看,在侦查阶段就认罪认罚的,法院在量刑时可能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的,可能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审判阶段认罪认罚的,减少幅度可能在10%以下。但这并非绝对标准,具体还需综合案件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
比如犯罪较轻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能大幅从宽甚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免予刑事处罚;而一些严重暴力犯罪,即便认罪认罚,从宽幅度也会相对受限。最终的量刑减幅由法院依据法律和具体案情来判定。
三、认罪认罚后还有哪些从轻处罚情形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除认罪认罚本身外,还有多种从轻处罚情形:
一是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构成自首,依法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罪行较轻的还能免除处罚。
二是立功。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提供重要线索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重大立功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是坦白。虽不构成自首,但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四是退赃、退赔。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等,可从轻处罚。
五是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可作为从宽情节考虑。
当我们探讨认罪认罚签了能免于起诉吗这一问题时,需要明白其背后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即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也不必然能免于起诉。在司法实践中,除了认罪认罚的因素,犯罪情节的轻重、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其他法定情节,都会对是否起诉产生影响。而且对于一些轻微犯罪案件,即便作出不起诉决定,后续也可能有诸如行政处罚等其他处理措施。要是你对认罪认罚后不起诉的具体标准、后续可能面临的情况仍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