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执罪通常由公安机关予以立案。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的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实际情况中,倘若发现存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况,相关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被执行人有拒执行为并且符合立案标准,就会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
只有当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之后,案件才会移送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进行审判。
总之,公安机关在拒执罪的立案和侦查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拒执罪的证据该由谁来收集
拒执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证据收集主体分情况而定。
在公诉程序中,由公安机关负责收集证据。公安机关凭借侦查权,可依法对被执行人涉嫌拒执罪的行为展开调查,如查询其财产转移记录、询问相关证人等,收集能证明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各类证据。
在自诉程序中,自诉人需自行收集证据。自诉人要围绕被执行人具有执行能力、知晓执行义务,却通过隐藏财产、转移资产、暴力抗拒执行等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等方面收集证据,比如相关的财产线索、执行过程中的视频资料、证人证言等。
实践中,自诉人收集证据有难度的,可申请法院依职权调取部分关键证据。
三、拒执罪公安机关不立案该咋办
若公安机关对拒执罪不立案,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依据《刑事诉讼法》,你有权获得公安机关不立案的书面通知。拿到通知后,若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可在收到通知后7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
其次,你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进行监督,若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会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另外,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被害人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通过刑事自诉程序追究拒执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在探讨拒执罪由公安机关立案吗这个问题后,我们还需了解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拒执罪除了公安机关可能立案外,人民法院也有权直接立案审理。而且,在确定立案主体后,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哪些证据能有力证明拒执行为,这是关键。另外,拒执罪的量刑标准也备受关注,不同情节的拒执行为对应不同程度的刑罚。倘若你对拒执罪的立案主体选择、证据收集方式以及量刑标准等方面存在疑问,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建议。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