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量刑标准,那主要得看犯罪情节的轻重。通常,要是犯了这罪,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得罚点钱。要是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或者存在其他比较严重的情节,那刑期就得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并且也要处罚金。要是导致人死亡了,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按照刑法的规定,那可就得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而且还得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说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就像是把人给弄成了轻伤、重伤,或者让人家患上了其他很严重的疾病之类的情况。“其他严重情节”,就比如说销售的金额特别巨大。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就像是把人给弄致死了,或者让人家重度残疾这些情况。在具体量刑的时候,会把销售的数量、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后果、违法所得这些多种因素都综合起来考虑,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量刑决定。
二、刑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如何认定情节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情节认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销售金额:一般来说,销售金额越大,情节越严重。较高的销售金额反映出犯罪行为的危害范围更广、对公众健康威胁更大。
-危害后果:若因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导致他人身体受到损害,如造成人员中毒、引发疾病等,或者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现实危险,属于情节严重情况。损害后果越严重,量刑越重。
-销售对象:若针对特殊群体如婴幼儿、孕妇等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由于这类群体抵抗力弱,会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主观恶性:多次实施销售行为,或明知食品有毒有害仍大量销售等体现主观恶性大的情形,也会作为加重情节予以考虑。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各方面因素,准确认定情节,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三、刑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认定依据是啥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认定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行为主体: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合法登记注册的各类单位都可能成为本罪主体。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故意掺入到食品中进行销售,或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予以销售。
-客观行为:实施了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侵犯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只要符合上述构成要件,就可认定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当探讨刑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量刑标准是多少时,我们要知道这并非孤立问题。除了基础量刑,还有很多关联要点。比如,若存在销售金额巨大、造成严重食源性疾病等加重情节,量刑会更重。而且对于从犯、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的,在量刑上会有不同考量。另外,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在量刑上既有相似也有差异。要是你对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量刑的加重减轻情节、与其他相关罪名量刑对比等方面存在疑问,别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