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补工资的事儿,通常是这么操作的。咱得先把工伤认定的结果给确定下来。在那停工留薪期里头,原本的工资福利待遇可不会变,就由所在的单位每个月按时给支付着。
说起工资计算标准,一般是以工伤职工受伤之前的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当作基准来算。要是工作还没满12个月,那就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来算平均工资。
要是实在没法确定工资的具体数额,那就可能得参照本单位同岗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或者是统筹地区职工的平均工资去确定。这里得提醒一下,停工留薪期一般最多也就12个月。要是伤情特别严重或者情况比较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之后,是可以适当延长的,不过延长的时间也不能超过12个月哟。这就是工伤补工资的大致原则和方式,大家可得清楚明白着,别到时候出了事儿还糊里糊涂的。
二、工伤除工资外还有哪些赔偿项目
工伤赔偿除工资外,主要有以下赔偿项目:
1.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治疗工伤所需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住院伙食补助费: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辅助器具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费用,按国家规定标准从基金支付。
4.停工留薪期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等级,按本人工资一定倍数支付,如十级伤残为7个月本人工资。
6.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且保留劳动关系的,按等级每月支付。
7.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
三、工伤赔偿中其他费用该如何计算
工伤赔偿中的“其他费用”包含多种。
比如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护理费方面,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后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还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通常依据伤残等级和当地经济水平等来确定。
此外,如经批准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等,按所在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总之,需依具体项目和实际情况计算。
在探讨工伤补工资怎么补的这一问题时,其实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工伤工资的补偿不仅涉及正常薪资的补发,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同时,若因工伤导致职工劳动能力下降,影响后续的薪资水平该怎么办?此外,工伤期间工资补偿与伤残等级认定又存在怎样的关联?这些都是大家可能面临的疑问。要是你对于工伤工资补偿标准的具体计算、不同伤残等级下工资补偿差异等方面还有疑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