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过后可以申请刑事诉讼吗
劳动仲裁后能否申请刑事诉讼,得看具体情形。劳动仲裁处理劳动纠纷,要是仲裁后发现有人行为涉嫌犯罪且达立案标准,就能报案启动刑事程序。
像单位用转移财产等办法逃避付薪,或有能力却不付,数额较大,经责令仍不付,可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者可报警,后续依程序进入刑事诉讼。
不过,只是对普通劳动争议仲裁结果不满,没犯罪事实,就不能申请刑事诉讼。
二、劳动仲裁过了时效要如何维权
劳动仲裁时效是劳动者维权的法定时间范围。过了时效,仍有办法维权:
其一,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没有仲裁时效限制,双方能自行达成和解,友好化解矛盾。
其二,向法院起诉。法院通常会受理,但单位可能拿时效抗辩。若确实过时效且无正当理由,诉求可能被驳回;有中断、中止情形并提供证据,就有胜诉机会。
三、劳动仲裁过程中可以办离职吗
劳动仲裁期间能办离职。这是劳动者对自身权利的处置,不会阻碍仲裁进程与结果。仲裁针对在职时纠纷,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仲裁委就会公正裁决。
办离职得完善手续。按要求做好工作交接,拿到离职证明等材料,它们可能辅助仲裁。
要留意离职别影响仲裁主张。像未休年假补偿这类诉求,得清楚离职有无不利影响。二者可同时进行,但要慎重对待。
当我们探讨劳动仲裁过后可以申请刑事诉讼这个问题时,其实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在劳动仲裁之后,若发现用人单位或个人存在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恶意拖欠劳动报酬且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等情况,是有可能引发刑事诉讼的。而且如果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存在伪造证据、妨碍仲裁程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也可能触犯刑法。要是您对劳动仲裁后刑事诉讼的具体情形、证据要求等方面还有疑问,别着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