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民事纠纷经仲裁后不能再起诉到法院。仲裁是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再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或起诉,仲裁委和法院都不会受理。
不过有例外。要是能拿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没仲裁协议、程序违法、仲裁员枉法等法定可撤销情形,可在规定时间向仲裁委所在地中院申请撤销。
若裁决被撤销,当事人可依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二、民事纠纷仲裁的同时可以起诉吗
通常来讲,民事纠纷要是达成仲裁协议且申请仲裁了,就不能再就这事儿向法院起诉。仲裁和诉讼只能二选一,选了仲裁就等于放弃诉讼,仲裁机构会裁决纠纷,这是“或裁或审”原则,能避免麻烦和浪费资源。
但有特殊情况。要是仲裁协议无效,像约定的仲裁内容不合法、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协议等,就能向法院起诉。另外,仲裁裁决被法院撤销或不执行,可依新仲裁协议仲裁,也能起诉。
三、民事纠纷仲裁流程一般要多久结束
仲裁审理时间要看仲裁规则和案子具体情况。一般仲裁庭要在组庭后的规定时间内给出裁决。
国内多数仲裁机构规定,普通程序案件,组庭4个月内出裁决;简易程序案件,组庭2个月内出。
要是案子复杂,有鉴定评估等情况,经主任批准能适当延长。
而且仲裁前立案审查也花时间,从申请到立案要几天到几周。若有财产保全,还涉及司法程序时间。
实际中,简单民事纠纷仲裁可能几个月搞定,复杂案件或许要一年甚至更久。
当探讨民事纠纷仲裁后是否可以诉讼时,我们要知道这并非孤立问题。通常来说,一般的民事纠纷在达成仲裁协议并进行仲裁后,不能再就同一纠纷提起诉讼。但存在特殊情况,比如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时,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若仲裁程序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形,也会影响后续诉讼的可行性。要是你对民事纠纷仲裁后能否诉讼的具体细节、特殊情况判定标准等还有疑问,别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