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假商标怎么处罚
造假商标后果严重,会面临多种处罚。
行政层面,市场监管部门能责令停手,没收销毁相关物品和工具,还会罚款。经营额超五万,罚五倍以下;不足五万或无经营额,罚二十五万以下。
民事方面,造假侵犯商标专用权,商标权人可让造假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偿按实际损失算。
刑事领域,情节严重会涉罪。未经许可在同类商品服务上用相同商标,严重的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特别严重的处三年到十年徒刑并处罚金。
二、造假商标受害者如何通过法律维权
造假商标受害者可按以下步骤通过法律维权:
1.收集证据:搜集能证明对方造假商标的证据,如侵权商品实物、销售记录、宣传资料等,以及自身商标合法有效的证据,像商标注册证书等。
2.行政投诉: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该部门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处以罚款。
3.民事诉讼:准备好起诉状及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4.刑事报案:若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涉嫌犯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侵权方刑事责任。
三、造假商标情节严重会面临怎样法律后果
造假商标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一般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等情形;情节特别严重则如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等。
此外,除刑事责任外,造假商标行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商标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损失;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处以罚款。
在了解造假商标怎么处罚后,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造假商标除了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外,还会引发民事赔偿责任。被侵权方有权要求造假者赔偿因商标侵权所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而且,商标造假行为一旦被泄露,造假者的商业信誉会受到严重损害,这可能导致其失去大量客户和市场份额。若你在生活中遭遇了商标造假相关问题,或是对造假商标的处罚标准、民事赔偿的具体计算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解决问题的良机。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