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二手房买卖无效且可以退房
在二手房买卖中,出现特定情形合同会被判定无效,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这些情形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房屋权属有争议卖家无权处分且未获追认、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转让共有房屋。
对于这些情况,给出以下解决措施和建议:
1.购房者在购房前应核实卖家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房屋产权状况,可要求查看相关证明文件。
2.交易过程中若发现卖家与中介可能存在恶意串通行为,要及时收集证据并暂停交易。
3.若遇到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交易,可向相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
4.若发现房屋存在权属争议或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应避免继续交易,若已付款,及时要求卖家返还房款并承担赔偿责任。
二、哪些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可获法律支持退房
以下几种情形下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购房者可获法律支持退房: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如精神病人等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签订的合同,因主体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而无效。
2.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比如卖方故意隐瞒房屋重大瑕疵欺诈买方签订合同。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如买卖双方勾结损害银行等债权人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例如通过虚假房屋买卖套取银行贷款。
5.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6.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像未取得预售许可就销售的房屋买卖合同。若合同被认定无效,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退款,有过错方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三、二手房买卖无效可退房的情形有法律依据吗
二手房买卖无效可退房有明确法律依据。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以下情形合同无效,购房者可退房: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如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签订的合同,自始无效。
二是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比如为规避税费签订阴阳合同,阳合同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像买卖被司法机关查封的房屋,合同无效。
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
五是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例如卖家与第三人串通损害买家利益。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当探讨哪些二手房无效且可以退房时,除了已了解的常见情况,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若二手房存在质量问题影响正常居住使用,即便合同未明确约定,购房者也有权要求退房。因为保障房屋基本居住功能是卖房者的基本义务。另外,若卖房者隐瞒房屋已被抵押的事实,购房者在知晓后也可主张合同无效并退房。抵押的房屋交易存在潜在风险,会严重损害购房者利益。你是否正面临二手房交易的难题呢?如果对于二手房无效退房后的赔偿事宜、手续办理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