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人告侵权算不算敲诈勒索
通常来讲,被人告侵权和敲诈勒索不是一回事。侵权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被侵权方依法维权,让侵权者担责,这是正常操作。
敲诈勒索是为非法占有,靠恐吓等手段拿别人财物,是犯罪行为。
判断是否构成敲诈勒索,得看有无非法占有故意,以及是否用非法手段逼对方交钱。合理维权索赔不是敲诈,以维权之名索要天价赔偿,就可能涉嫌犯罪,要结合实际判断。
二、以侵权为由告状索赔是否构成敲诈勒索
以侵权为由告状索赔一般不构成敲诈勒索。敲诈勒索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
若索赔方有合理证据证明对方侵权,且通过合法的诉讼程序来主张赔偿,这是其行使合法权利的表现,即便索赔数额较高,只要是基于合理的诉求和法律规定,就不构成敲诈勒索。
但如果索赔方明知不存在侵权事实或故意夸大损失,以告状为要挟向对方索要财物,且达到一定数额或符合其他入罪标准,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判断是否构成犯罪,要结合有无真实侵权事实、索赔手段及金额合理性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三、被恶意告侵权索赔算敲诈勒索吗
被恶意告侵权索赔是否算敲诈勒索,需具体分析。
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若恶意索赔者通过威胁、要挟手段,如以公开隐私、损害名誉等方式迫使被索赔人交付财物,且主观有非法占有故意,数额达到较大标准(一般两千至五千元以上),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但如果只是通过正常诉讼程序恶意主张侵权索赔,虽有恶意,不过未使用威胁要挟手段,通常不构成敲诈勒索,而是可能涉及虚假诉讼。虚假诉讼指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被恶意索赔方可收集证据,积极应诉抗辩,若对方构成虚假诉讼,可要求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当面临被人告侵权敲诈勒索的情况,除了关注当下是否构成侵权与敲诈勒索本身,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拓展了解。比如,若最终判定侵权成立,可能面临怎样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又该如何界定。另外,一旦敲诈勒索罪名坐实,刑事处罚的程度会依据哪些因素来衡量。在整个法律程序中,证据的收集与运用也十分关键,哪些证据才具有足够的证明力。如果你正陷入被人告侵权敲诈勒索的困境,对赔偿责任、刑事处罚标准或者证据相关问题存在疑问,别再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