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合同没有写违约金该怎么办
1.合同未约定违约金,违约方也需担责。即便合同未明确违约金,只要一方违约,守约方就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赔偿责任。这是由法律规定的,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赔偿额应相当于损失,包含履行合同可得利益,但不超违约方订立合同时可预见的损失。
2.守约方要举证。守约方需承担证明实际损失的责任,要收集直接经济损失、可得利益损失等相关证据。
3.协商不成可走法律途径。若双方就赔偿协商无果,守约方可通过诉讼或仲裁,让裁判机构依据实际损失确定赔偿金额。建议守约方在交易中保留好各类凭证,以便在纠纷发生时能有效举证;在合同订立时,也可提前约定违约金条款,减少后续争议。
二、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损失赔偿如何确定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时,损失赔偿的确定需遵循一定规则。依据《民法典》,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实践中,若能证明实际损失,如因对方违约导致的直接财产减少、额外支出费用等,可要求违约方赔偿该实际损失。对于可得利益损失,需结合合同履行情况、市场行情等合理确定。比如买卖合同中,因卖方违约未交付货物,买方转售可获的差价利润就可能属于可得利益损失。同时,非违约方有义务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三、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损失赔偿该咋处理
依据《民法典》,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时,损失赔偿应遵循如下规则处理。
首先,受损方仍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该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其次,若涉及金钱给付义务的违约,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可参照违约行为发生时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标准为基础,加计30—50%计算逾期付款损失。
若在司法程序中,受损方需对损失大小承担举证责任,应尽可能收集如财务报表、合同、发票等能证明损失的证据。
当面对“如果合同写了违约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除了要了解应对之策,还有一些拓展情况值得关注。一方面,要明确违约金过高或过低时的处理办法,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或增加。另一方面,违约金和定金条款不能同时适用,若合同中同时约定了这两者,当事人需做出选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这些情况都可能遇到。倘若你在合同违约金相关问题上,如违约金数额调整、与定金条款的抉择等还有疑问,别让困惑困扰自己。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