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是否追诉
未成年犯罪追诉要依据年龄和犯罪情形判断。不满12周岁未成年人犯罪,通常不追诉。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犯特定严重罪行且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要担责。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特定八类罪需担责。已满16周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对追究刑责的不满18周岁者,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轻微可不诉。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2.建立专门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机制,帮助其改过。
3.司法机关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确保法律公正实施。
二、未成年犯罪追诉时量刑有何特殊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犯罪追诉量刑有诸多特殊规定。首先,对于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予刑事处罚,但必要时会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对未成年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这些规定旨在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保障其健康成长。
三、未成年犯罪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未成年犯罪追诉需结合年龄和具体罪名判断。
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不追诉。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当探讨未成年犯罪是否追诉这一问题时,除了明确是否追诉的判定,还有相关的重要方面值得了解。比如未成年犯罪被追诉后,其犯罪记录封存的问题。为了保障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法律规定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犯罪记录会被封存,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另外,在追诉过程中,对未成年嫌疑人的教育矫治措施也极为关键,会注重通过教育、感化等方式帮助其改过。如果您对未成年犯罪追诉后的犯罪记录封存、教育矫治措施等问题存在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您精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