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权纠纷要件有哪些
一般侵权纠纷有四大构成要件。首先是违法行为,侵权人做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且违法的事,比如擅自用别人商标。
其次是损害事实,侵权行为让被侵权人在财产或人身方面有了不好的结果,像身体受伤等。
再者是因果关系,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得有引发的逻辑关联,有因果关系侵权人才可能担责,如产品问题致使用者受伤。
最后是主观过错,侵权时侵权人存在故意或过失心态,故意是主动求损害,过失是没预见或轻信能避免。满足这些,通常可认定侵权成立。
二、侵权纠纷中责任赔偿如何确定
侵权纠纷中责任赔偿的确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依据《民法典》,确定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若行为与损害无因果联系,无需担责。
其次,明确赔偿范围。一般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按损失发生时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人身损害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或死亡的,还有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再者,考虑过错程度。若双方都有过错,可减轻侵权人责任;若损害由受害人故意造成,行为人不担责;第三人过错致损害,第三人担责。
最后,实际操作中,赔偿数额可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至法院,由法院依证据和法律规定裁判。
三、侵权纠纷赔偿责任认定依据是什么
侵权纠纷赔偿责任认定主要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一般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需具备行为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比如A故意砸坏B的汽车,A存在过错且行为违法,造成B汽车损坏的事实,二者有因果关系,A要担责。
特殊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指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其规定,如产品缺陷致损等。过错推定原则是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应担责,如建筑物等脱落坠落致损。认定赔偿责任时,需结合具体案情和证据,综合考量适用原则及各要件情况。
当探讨侵权要件有哪些时,除了明确构成侵权的核心要素,还需了解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比如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常见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另外,侵权赔偿的范围界定也至关重要,它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财物的损坏,间接损失例如因侵权行为导致的可得利益丧失。如果你曾遭遇侵权事件,或是对侵权的认定、赔偿范围等问题仍有疑惑,别让困扰持续。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