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造假怎么量刑
食品造假量刑依具体情形而定。若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食品造假引发消费者损害如何担责
食品造假致消费者损害,责任承担有明确法律规定。
首先,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消费者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赔偿要求的主体,应先行赔付,不得推诿。
若属于生产者责任,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若属于销售者责任,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其次,惩罚性赔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三、食品造假造成人身损害法律咋判
食品造假造成人身损害,可能涉及民事、刑事两方面责任。
民事上,依据《民法典》《食品安全法》,消费者可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造成残疾的,还需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此外,消费者可主张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刑事上,若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规定处罚。
当我们探讨造假怎么量刑时,其实除了了解量刑标准,还有相关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造假不仅涉及刑事处罚,还可能引发民事赔偿责任。受害者有权要求造假者对其因造假行为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包括经济损失、信誉损害等。而且造假还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社会信任。如果您对造假量刑的具体情形、民事赔偿的范围及流程,或者行政处罚的细节等还有疑问,别让困惑萦绕。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