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怎么认定民间借贷还是诈骗罪
从主观目的判断:民间借贷的借款人多是一时资金紧张,真心想还钱;诈骗的人从一开始就打算把钱据为己有,压根没想着还。
审查借款缘由和去向:民间借贷理由实在,钱的用途和说的一致;诈骗分子则靠编造借口借钱,然后拿去肆意消费或赌博,钱回不来。
看借款时的表现:民间借贷手续正常,双方彼此信任;诈骗分子会用假身份、假担保来骗出借的人。
留意还款态度能力:民间借贷的借款人有能力就会积极还钱;诈骗分子会躲着债务,根本不行动。
二、法院认定借贷与诈骗有哪些关键法律依据
法院认定借贷与诈骗,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主要法律依据及考量因素如下:
借贷: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依据《民法典》等。正常借贷中,借款人有还款意愿,借款时通常会告知真实用途,到期会积极还款。即便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还款,也会与出借人协商解决。
诈骗: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财物。如虚构借款用途,拿到钱后用于挥霍、赌博等非约定事项;借款时就无还款打算,携款潜逃等。法院会综合款项去向、有无还款行为等判断主观目的,若符合诈骗构成要件,会认定为诈骗犯罪,反之则按民间借贷处理。
三、法院判定民间借贷与诈骗罪有何关键依据
法院判定民间借贷与诈骗罪,关键在于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
主观目的上,民间借贷中,借款人通常有还款意愿,只是可能因客观原因暂时无法偿还。而诈骗罪中,行为人从一开始就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并无归还打算。
客观行为方面,民间借贷的借款人一般会如实告知资金用途、还款计划等情况,借款手续相对正规。若为诈骗,行为人往往会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如编造虚假借款理由、提供虚假的还款能力证明等,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并且诈骗行为人取得财物后,可能将款项用于挥霍、违法活动等,而非约定用途。法院会综合全案证据,从双方关系、款项流向、还款表现等多方面考量,来判断是正常民间借贷纠纷,还是构成诈骗罪。
当探讨法院怎么认定民间借贷还是诈骗罪时,除了核心认定要点外,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在民间借贷认定后,若债务人逾期不还,债权人该如何合法追讨债务是个关键问题,此时涉及到诉讼时效、申请支付令等法律程序。而一旦认定为诈骗罪,受害人又该如何挽回损失,比如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这些都是与“法院怎么认定民间借贷还是诈骗罪”紧密相关的拓展内容。如果您对民间借贷追讨、诈骗损失挽回的具体法律流程等问题存在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解惑。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