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收原则

最新修订 | 2024-06-13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集体土地征收原则,即公开原则、参与原则、公正原则、协调与平衡原则。这也是集体土地征收相关法规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与遵循,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集体土地征收政策。
集体土地征收原则

集体土地征收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话题,我国的土地是公有制形式的,或者是国家所有或者是集体所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集体土地的征收在所难免。一方面我国土地属共有制性质,一方面土地也是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何在集体土地征收上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需要明确集体土地征收原则。

集体土地征收原则

一、公开原则

公开是民主、监督、控权和究责等一切制度的基础,而在现代法治社会,行政公开是一切控权制度的基石。土地征收作为一项影响主体众多、涉及利益重大的行政行为,基于对公权力的制约与对私权的保障,公开原则即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开可以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性,透明度的提高是良好治理的核心要义。信息保密增加了管理租金,加大了交易成本;使得民主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大打折扣;媒体舆论无法行政对政府滥用职权的监督制衡机制;降低和决策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腐败的滋生。;

土地征收是一个各种利益的角斗场,牵涉到众多农民的私人利益与基本生存保障,在权利本位理念的指导下,秉承公开原则,推行土地征收相关信息公示公开制度,将有效对公权力及政府决策进行监督与制约,遏制土地征收领域的交易与暗箱操作,增强公民对于政府决策的接受度与认可度。

二、参与原则

参与原则是指在集体土地征收的整个过程都应保障被征收人的提前介入与实质介入,使其处于与征收方即政府得以处于平等对话的地位,以强化其征收话语权。在土地征收领域,公共利益和补偿标准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强化了对于征收程序的依赖性。基于;抑公扬私;的立法理念,应当在淡化行政权力的公法因素、强化财产权利私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集体成员参与原则的确立及其制度构筑,引领征收朝着正义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增强土地征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在行政过程中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并取得其认同和配合的重要要求之一。

根据参与原则的要求,在集体土地征收的程序中,不仅从公共利益的认定、补偿标准的确立、安置方案的设计、补偿款的分配及至相关争议与纠纷的解决与救济等各个环节都应保证被征收人能够充分参与和发表看法,同时还要求行政机关对于公众合理的诉求应予以接纳和吸收,并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征收人对于征地争议的救济权。

三、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确保行政机关行政土地征收之公权力的过程和结果可被接受与认同的基本原则。法律意义上的公正分为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而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和保证,由于土地征收涉及众多利益主体的巨大利益,因此对于集体土地征收的结果公正难以有客观的评判标准,但是对于程序公正的评判却可相对客观。

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行政机关作为征收方在实体法基础上拥有强大的公权力,因此在程序上对该等权力进行必要限制并为被征收人提供权益保障制度是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也是防止行政权恣意滥用的要求。而自己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是公正的起码要求,因此,在我国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中,应引入司法或仲裁对于土地征收争议的救济,避免因行政机关既是决策者又是裁判者的双重身份使得征收与救济的合法与合理性遭受质疑。

四、协调与平衡原则

抑公扬私的立法理念本质是对于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此等协调与平衡,不仅是作为被征收人的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同作为征收人的政府之间的外部利益的协调与平衡,也应包括作为被征收人的集体经济组织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内部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同时还应包括被征收人的受损财产利益与征地补偿利益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据此,协调与平衡原则在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中主要应体现在:其一,对于公共利益之立法目的的严格定义,尤其;农地征收只能是为了发展公共利益目的,应绝对禁止为商业目的的征收;其二,基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想有使用权的特殊状况,应建立土地补偿金在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原则与分配机制;其三,确立市场化的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提高土地补偿标准。这样一方面满足了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经济利益、提高了其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一因土地征收成本的增加,也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观念的转型。

本文总结了集体土地征收原则,即公开原则、参与原则、公正原则、协调与平衡原则。这也是集体土地征收相关法规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与遵循,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集体土地征收政策。作为广大农民也应在此原则的基础上,理解、支持相关法规政策的实施。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9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4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集体土地征收原则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5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4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0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4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3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56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2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3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债务债权·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盐城188****834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8****191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448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集体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集体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原则是谁种植归谁所有。在农村集体土地的集中征地补偿的分配过程中,对于上面的青苗或者附属物,采取的分配原则是多劳多得,谁种植谁受益。其他的房屋或者耕地的补偿根据集体的划分比例进行分配。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10w+浏览
征地拆迁
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哪些原则
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民主协商、合法性的法律框架,反映村民真实意愿的集体意志,坚持平等权益分配,以及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以村民履行义务的程度决定利益分配。
11浏览 2024-06-21
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律师回复] 在我国,土地从所有制形式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国有土地,也叫全民所有制土地;另一种是集体土地。无论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都是公有制的。集体土地有两大方面,包括耕地在内的农用地,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我国实行的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而集体建设用地则包括农民宅基地、集体公益性用地(如村集体管理用房、养老设施、道路等),以及村办等用地。而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并不是分到每一户拥有所有权,而是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由乡、镇、村、村民小组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经营和管理。因此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发证,就是要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一个集体经济组织。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相对应的组织或农户个人是有使用权的,确权就是要明确其使用权。集体土地的流转中,最前提和基础的就是产权明晰,也就是先要完成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就是要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并登记发证。只有经过确权登记的集体土地才能合法流转。[1]《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各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开展土地登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整体滞后,有的地区登记发证率还很低,已颁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大部分只确权登记到行政村农民集体一级,没有确认到每一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这与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不相适应。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的任务十分紧迫繁重。按照有关要求,到2021年底要把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确定了依法依规、便民高效、因地制宜、急需优先和全面覆盖原则,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推进;坚持将便民、利民、护民要求贯穿全过程,同时尽可能提高效率;在有关文件总体要求下,允许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在满足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和管理需要前提下,进一步细化政策;对开展综合整治和需要流转的农村土地,优先进行登记发证,为整治和流转提供条件;尽快完成综合改革实验区、农村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地区、城乡接合部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满足改革发展和稳定需要。全面覆盖原则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应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包括林地、草地等[2]。《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证书应用,明确规定实行凭证管地用地制度。要求凡被征收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在办理征地手续之前,必须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在征地拆迁时,要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进行补偿;凡是进入市场流转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经过确权登记,做到产权明晰、四至清楚、没有纠纷,没有经过确权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律禁止流转;农用地流转需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做好衔接,确保承包地流转前后的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害;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涉及宅基地调整的,必须以确权登记发证为前提。为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基础作用,《通知》提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土地整治、农用地流转、土地征收等各项重点工作。凡是到2021年底未按时完成工作的,农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暂停,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不予立项。
454浏览
集体土地征收原则
10w+浏览2024-11-05
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是什么?
违约责任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一般原则,以过错责任为补充。归责原则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不同。过错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即受害人对其加害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主张负举证责任,但法律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除外。严格责任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由违约人证明其违约行为存在免责事由。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对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哪些原则
对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的原则有:1、民主议定原则和合法性原则,村民自治必须是大多数村民真正的集体意志;2、平等原则,充分保障每个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3、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根据村民对集体所尽义务享有分配利益数量。
41浏览 2024-10-28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原则
10w+浏览2024-10-25
《仪征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技术细则》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在征地房屋补偿安置过程中从事房屋及其附属物评估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的估价技术行为应当符合本细则的要求。第三条 征地房屋补偿安置估价对象为征地房屋补偿安置范围内经现场查勘认定的被补偿房屋及其附属物。
10w+浏览
征地拆迁
2025年对集体土地征收应具体遵循哪些原则
对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的原则有:民主议定原则和合法性原则,村民自治必须是大多数村民真正的集体意志;平等原则,充分保障每个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根据村民对集体所尽义务享有分配利益数量。
24浏览 2024-10-18
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哪些原则
10w+浏览2024-08-02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对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的原则有:(一)珍惜耕地,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原则。(二)保证国家建设用地原则,既要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又要保证国家建设项目所必需的土地。(三)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原则。(四)有偿使用土地的原则。
38浏览 2024-05-02
征收集体土地应遵循哪些原则
10w+浏览2024-02-19
集体土地征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对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的原则有:民主议定原则和合法性原则,村民自治必须是大多数村民真正的集体意志;平等原则,充分保障每个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根据村民对集体所尽义务享有分配利益数量。
2浏览 2024-10-27
朋友开了一家公司,所以最近在帮他朋友处理公司有关房屋纠纷的事情,但是他之前没有遇见过类似的集体土地房屋纠纷问题,所以来问问你们,希望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律师回复]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但现实中,由于农村土地承包人法律知识相对欠缺,加之受农村习惯的影响,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往往未报发包方备案,由此,实践中出现发包方或互换一方当事人仅以土地流转未报备案为由,请求确认土地流转合同无效的纠纷案件。<br/>笔者认为,备案与批准或同意具有不同的性质,其法律意义自然不同。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在4种常见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中,除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须经发包方同意外,互换、转包和出租并不要求经发包方同意,只报备案即可。由此可见,承包土地流转完全由双方当事人自主决定,备案是为了便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起着告知、登记和备查的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3条、14条的规定,集体土地房屋纠纷 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未经发包方同意的,转让合同无效。但采取转包、出租、互换等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未报发包方同意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发包方或互换一方当事人仅以土地转包、出租、互换未报备案为由,请求判决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不予支持。
88浏览
对集体土地征收应遵循哪些原则
10w+浏览2024-06-23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集体土地征收原则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徐州188****2982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35****86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7059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