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投靠入户新政策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6-04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市外无职业人员与本市人员结婚,夫妻任一方在本市有稳定收入且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申请入户。因购房、纳税、居住期满、城建制入户本市5周年以上的,方可申请市外配偶投靠。

{ArticleTitle}

由于成都市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想要把户口迁移过去,成都的入户条件也越来越苛刻。我们常见的入户方式有学历落户、投靠落户、购房落户、回国人员落户以及其他落户方式。下面是律图小编针对成都投靠入户新政策整理出来的相关资料,有需要的请仔细阅读。

成都投靠入户新政策

一、无职业人员夫妻投靠入户

市外无职业人员与本市人员结婚 , 夫妻任一方在本市有稳定收入且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 , 可申请入户 。 因购房、纳税 、 居住期满 、 城建制入户本市 5 周年以上的 , 方可申请市外配偶投靠 。

步骤 1: 领取并填写 《 入户申请表 》

步骤 2: 准备相关材料 , 办理户口准迁证

提前准备办理所需相关材料 , 到入户地的区 ( 市 ) 县公安局办证 办理户口准迁证 。

· 办理材料 :

1、《 入户申请表 》;

2、 夫妻双方居民户口簿 ( 市外人员户口簿可用户籍证明代替 ) 及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3、 夫妻双方两本结婚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4、 外地配偶无职业证明 , 外地配偶为城镇居民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5、 夫妻任一方具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证明 ( 原件 );

6、 入户地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7、 入户地居民户口簿 、 亲属关系证明 ( 入直系亲属户口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8、 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 ( 地址不详的提供 )( 原件 );

二、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入户

本市户籍人员 , 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 , 可申请市外未成年子女投靠 。 父母离婚的 , 未成年子女应随拥有抚养权一方登记户口 。 因购房 、 纳税 、 居住期满 、 城建制入户本市 5 周年以上的 , 方可申请市外未成年子女投靠 。

步骤 1: 领取并填写 《 入户申请表 》

步骤 2: 准备相关材料 , 办理户口准迁证

提前准备办理所需相关材料 , 到入户地的区 ( 市 ) 县公安局办证 办理户口准迁证 。

· 办理材料 :

1、《 入户申请表 》;

2、 本市户籍父亲或母亲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3、 市外未成年子女居民户口簿 ( 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 ) 或户籍证明 、 居民身份证 (16 周岁及以上人员提供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4、 父母双方两本结婚证 ( 父母未离婚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5、 亲生父母离婚的子女投靠拥有抚养权一方的 ( 指生父或生母 , 下同 ), 提供法院离婚裁定书判决书或调解书 , 或离婚协议书离婚证变更抚养权的还应亲生父母双方到场提供变更抚养权协议书 , 一方不能到场的提供同意变更抚养权公证书 ( 父母离婚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6、 亲生父母离婚后 , 拥有抚养权一方再婚的 , 未成年子女需投靠继父 ( 母 ), 提供

① 法院离婚裁定书或判决书或调解书 , 或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证 ,

② 再婚夫妻双方两本结婚证 ,

③ 由再婚夫妻双方到场当面提交申请 ,

④ 变更了抚养权的还应提供上述第 5 条相关材料 ( 父母一方再婚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7、 出生医学证明或独生子女证或其他可以证明关系的亲属关系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8、 入户地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9、 入户地居民户口簿 、 亲属关系证明 ( 入直系亲属户口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10、 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 ( 地址不详的提供 )( 原件 );

三、老年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

非本市户籍的退 ( 离 ) 休人员或男性公民年满 60 周岁 、 女性公民年满 55 周岁 , 投靠本市成年子女的 , 本人或子女有稳定收入来源 , 且本人或直系亲属在本市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 , 可申请入户 。 因购房 、 纳税 、 居住期满 、 城建制入户本市 5 周年以上的 , 方可申请市外老年父母投靠 。

步骤 1: 领取并填写 《 入户申请表 》

步骤 2: 准备相关材料 , 办理户口准迁证

提前准备办理所需相关材料 , 到入户地的区 ( 市 ) 县公安局办证 办理户口准迁证 。

· 办理材料 :

1、《 入户申请表 》;

2、 本市户籍子女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3、 市外老年父母的居民户口簿 ( 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 ) 或户籍证明 、 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4、 父母退 ( 离 ) 休证 ( 父母系退离休人员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5、 父母或子女任一方稳定收入来源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6、 独生子女证或出生医学证明 , 或由档案管理机关加盖印章的能反映亲属关系的个人档案 , 或公安机关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 或法院裁决书 、 判决书等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法律文书 ( 原件和复印件 ); 点击查看出生医学证明 、 独生子女证办理指南

7、 入户地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8、 入户地居民户口簿 、 亲属关系证明 ( 入直系亲属户口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9、 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 ( 地址不详的提供 )( 原件 )。

四、在校大中专学生和父母随迁入户

就学期间户口仍保留在原籍的在校大中专学生 , 父母双方户籍均迁离原籍的 , 可申请随迁入户 ( 须满足迁入条件所规定的住房面积要求 )。

步骤 1: 领取并填写 《 入户申请表 》

步骤 2: 准备相关材料 , 办理户口准迁证

提前准备办理所需相关材料 , 到入户地的区 ( 市 ) 县公安局办证 办理户口准迁证 。

· 办理材料 :

1、 入户申请表 ;

2、 父母根据入户政策 , 提供相应的入户材料 ;

3、 在校大中专学生的居民户口簿 ( 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 ) 或户籍证明 、 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4、 独生子女证或出生医学证明 , 或由档案管理机关加盖印章的能反映亲属关系的个人档案 , 或公安机关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 或法院裁决书 、 判决书等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法律文书 ( 原件和复印件 ); 点击查看出生医学证明 、 独生子女证办理指南

5、 学校出具的 证明和学生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6、 入户地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7、 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 ( 地址不详的提供 )( 原件 )。

五、孤寡老人和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投靠亲属入户

孤寡老人和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 , 近亲属经公证愿意赡养抚养的 , 可在被投靠人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入户 。

步骤 1: 领取并填写 《 入户申请表 》

步骤 2: 准备相关材料 , 办理户口准迁证

提前准备办理所需相关材料 , 到入户地的区 ( 市 ) 县公安局办证 办理户口准迁证 。

· 办理材料 :

1、《 入户申请表 》;

2、 入户人员的居民户口簿 ( 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 ) 或户籍证明 、 居民身份证 (16 周岁以上人员提供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3、 被投靠人居民户口薄及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4、 亲属关系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5、 近亲属同意赡养 、 抚养公证书 , 或民政部门 、 法院关于近亲属同意赡养 、 抚养的法律文书 ;

6、 孤寡老人提供当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和辖区派出所出具系孤寡老人证明 ( 原件 );

7、 父母双亡未成年人提供出生证 ( 或独生子女证 ) 和当地公安机关出具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注销户口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8、 赡养人或抚养人具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证明 ( 原件和复印件 );

9、 入户地房产证 , 或购房合同 ( 合同已在网上进行签约备案的 ) 和入住证明 ( 由物业管理部门或社区居委会或派出所出具 )( 原件和复印件 )。

10、 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 ( 地址不详的提供 )( 原件 )。

六、收养子女入户

符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 规定 , 依法办理收养手续的人员 , 可在收养人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入户 。

步骤 1: 领取并填写 《 入户申请表 》

步骤 2: 准备相关材料 , 办理户口准迁证

提前准备办理所需相关材料 , 到入户地的区 ( 市 ) 县公安局办证 办理户口准迁证 。

· 办理材料 ·

1、《 入户申请表 》;

2、 收养证 ( 捡拾地或收养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 ) 或收养公证书 ( 原件和复印件 ); 点击查看 “ 中国公民收养登记办理指南 ”

3、 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 ( 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 ) 或户籍证明 、 居民身份证 (16 周岁以上人员提供居民身份证 )( 原件和复印件 );

4、 收养人结婚证 ( 已婚的提供 )( 原件和复印件 );

5、 入户地房产证 , 或购房合同 ( 合同已在网上进行签约备案的 ) 和入住证明 ( 由物业管理部门或社区居委会或派出所出具 )( 原件和复印件 )。

6、 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 ( 地址不详的提供 )( 原件 )。

以上是所有成都投靠入户的新政策详解,总体来说投靠入户的各种途径还是非常方便的,但是我们如果不满足投靠入户的条件的也可以尝试其他的落户方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资料是成都市的相关政策,因为各地区的政策不尽不同,还是需要切实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办理手续再进行实际操作。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1w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3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2025年成都投靠入户新政策有哪些?
一键咨询
  • 145****27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5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0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8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1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2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8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4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户口·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扬州181****969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556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7****929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成都市投靠入户政策内容是什么?
成都市投靠入户政策内容是:公民结婚后有固定住房和稳定生活来源,可投靠配偶迁入(含非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投靠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户口迁入后一律登记为非农业人口。夫妻投靠落户指夫妻投靠的,不受年龄、婚龄、职业、固定住所、户口类别等限制,即可办理户口相互投靠迁移落户。
10w+浏览
投靠落户政策
10w+浏览2024-10-29
2024成都投靠入户政策有那些方式?
落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的市外人员,不再前往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领取集体户首页及空白内页。持相关材料可直接到公安办证中心申请办理。不再前往房管局打印“无房证明”或“房屋信息查询记录”,可直接到公安办证中心凭身份证上网查询打印。
10w+浏览
户口投靠政策
10w+浏览2024-10-24
户口投靠入京的政策有哪些
目前北京规定的投靠落户政策有夫妻相互投靠,老人投靠子女,子女也可以投靠父母落户北京,就夫妻投靠落户来讲,刚结婚以后并不能马上随配偶落户北京,如果男方有北京户口,女方跟男方结婚满8年的,才能投靠落户,如果在远郊区,结婚满5年方能落户。
10w+浏览
投靠落户政策2025
10w+浏览2024-10-14
成都投靠入户条件有哪些?
1、被投靠的配偶常住户口在主城区并结婚满2年,或被投靠的配偶常住户口在新市区并结婚满1年,或被投靠的配偶常住户口在新区。2、投靠的未成年子女,父母有一方常住户口在我市,或因父母均系现役军人等情况被投靠的祖(外祖父母)常住户口在我市。
10w+浏览
户口三投靠政策
10w+浏览2024-10-08
成都户口投靠政策有哪些要求?
无职业人员夫妻投靠指市外无职业人员与本市人员结婚,夫妻任一方在本市有稳定收入且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市外无职业人员与本市人员结婚,夫妻任一方在本市有稳定收入且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申请入户
10w+浏览
佛山直系亲属投靠入户政策
10w+浏览2024-11-21
律图 > 法律知识 > 计划生育 > 户口 > 2025年成都投靠入户新政策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宿迁135****5233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35****186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404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