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的指责具体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8-11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监护人的指责有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生命健康权被不法侵害,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保证被监护人在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保证其财产不受不法侵害。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可以处分其财产。

{ArticleTitle}

监护人的指责具体有哪些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生命健康权被不法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保证被监护人在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保证其财产不受不法侵害。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可以处分其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保证被监护人的身心发育和成长;

6.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

1、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监护人的职责有关的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所以对于具体的问题解决,需要自己进行一定的权益保障,所以有关的责任履行,对于自己的利益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即使自己可以进行利益的维护,还是应该咨询有关部门来帮助。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8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3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监护人的指责具体有哪些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5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8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8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8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3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8****18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3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5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6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6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子女抚养·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泰州134****131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399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4****469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法定监护人具体指的是谁
法定监护人在未成年子女失去父母或监护职能受限时,优先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担任。对于成年重度智障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士,法定监护人依次为伴侣、父母或子女、其他亲属,最后在获得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其他个人或组织。《民法典》对此类人群制定了特定监护制度。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法定监护人具体指的是谁
法定监护人在未成年子女失去父母或监护职能受限时,优先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担任。对于成年重度智障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士,法定监护人依次为伴侣、父母或子女、其他亲属,最后在获得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其他个人或组织。《民法典》对此类人群制定了特定监护制度。
45浏览 2024-06-29
监护权具体是指什么,监护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律师回复] <br/>一、监护权具体是指什么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对于处于父母保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讲,法律已详细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这些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人就是他的父母。无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亲权以及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他人保护的权利也是监护权。满18周岁的人对一个未成年人要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关系的可能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权利义务,二者之间存在亲属关系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满18周岁的人可能会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br/>二、监护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监护权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br/>(一)人身监护权。监护权的人身监护权与亲权中的身上照护权的内容基本相同,具体包括:<br/>1、住居所指定权。未成年人不得随意离开监护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此权利由监护人行使。对于精神病人,亦同。<br/>2、交还请求权。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诱骗、拐卖、隐藏时,监护权享有请求交还被监护人的权利。<br/>3、被监护人身份行为以及身上事项的同意权。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行使身份行为和决定身上事项,必须经监护人同意,方能行使。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职业的许可,法律行为的补正等,都由监护人为之。<br/>4、扶养义务。这一义务源于亲属权的义务,监护人应当为被监护人提供扶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费用,但被监护人有财产的除外。对被监护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之人,不承担此项义务。<br/>5、对被监护人监督、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被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其教育、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与亲权的内容相同;被监护人是精神病患者的,监督的权利义务有特殊的内容,除了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不受侵害外,还负有监督精神病人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监督不力,被监护人侵害他人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监护人应承担赔偿的义务。如果是单位担任监护人的,《民法通则》规定不承担此项赔偿义务。<br/>6、对于精神病人的特定护养、救治义务。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被监护人进行医治,促使其康复。2财产监护权。监护人应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其主要内容为:对被监护人财产的管理权。监护人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br/>(二)财产监护权。监护人应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其主要内容为:对被监护人财产的管理权。监护人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55浏览
监护人的指责
10w+浏览2024-10-12
监护人职责具体是什么?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以及监护人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只有做到以上职责,监护人才算完成了一小部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法定监护人具体是指什么角色
在中国,法定监护人依法监督和照料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士,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拥有监护权。监护人选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姐等,如有争议,由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指定,法院可介入裁决。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民事活动,保障被监护人权益,若不尽责或侵犯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监护人在特殊情况下可管理财产,但严重侵害或失职可能导致职务被解除。
16浏览 2024-06-27
监护人责任是指
10w+浏览2024-11-02
留守儿童监护人具体是指什么?
首先需要监护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外出务工,最好将孩子一起带在身边,然后社区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也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对孩子的成长共同负责。但如果监护人不够负责,或是留守儿童的情况非常严重,可以更换监护人。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可指定监护人的机关具体是什么
可指定监护人的机关是指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我国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40浏览 2024-09-05
指定监护人责任
10w+浏览2024-11-20
法定监护人具体是指什么角色
在中国,法定监护人依法监督和照料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士,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拥有监护权。监护人选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姐等,如有争议,由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指定,法院可介入裁决。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民事活动,保障被监护人权益,若不尽责或侵犯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监护人在特殊情况下可管理财产,但严重侵害或失职可能导致职务被解除。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可指定监护人的机关具体有哪些
可指定监护人的机关是指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我国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40浏览 2024-09-19
你好!我父亲由于精神原因需要有监护人,我想做他的监护人咨询一下监护人指定书具体格式内容范本?
[律师回复] 监护人证明书<br/>一、监护人证明书的格式<br/>监护人证明书<br/>(1)若被监护人未满十八周岁的:<br/>兹证明_______,男/女,于___年__月__日出生, _______的生父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_生母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 的法定监护人是 (父母健在的,可任选父母其中一人) 。<br/>(2)若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br/>兹证明_______,男/女,于___年__月__日出生, _______的生父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_生母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的配偶是 ______(针对已婚的情况)。<br/>_______的法定监护人是_______(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依次选择监护人)<br/>二、监护人证明书办理:<br/>前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原则,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择优确定。被监护人有识别能力的,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监护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被指定人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上述规定,作出维持或者撤销指定监护人的判决。如果判决是撤销原指定的,可以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此类案件,比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的监护责任,一般应当按照指定监护人的顺序,由有监护资格的人承担。<br/>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应当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的以下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没有上述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br/>~ 1 / 2 ~<br/>有关组织依照民法通则规定指定监护人,以书面或者口头通知了被指定人的,应当认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应当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1.1k浏览
指定监护人责任书
10w+浏览2024-10-26
可指定监护人的机关具体是什么
可指定监护人的机关具体是是未成年人的父或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监护人具体应承担哪些责任
监护人职责主要包括:保障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全面照料生活;管理并保护其财产,代理参与民事活动;教育引导被监护人;在权益受损或纠纷中,代为维权诉讼。
38浏览 2024-06-23
你好我与前夫已经离婚了,关于孩子问题一直在扯皮,对这方面法律也不太清楚,请问指定监护的程序,具体有什么规定?
[律师回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进行了规范和解释,最新《民事法律文件解读》对该司法解释相关条文的释解,并搜集相关案例,供您全面理解该法律问题,提供参考。<br/>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确定程序<br/>关于法定代理人的确定问题,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为进一步细化指定程序,本解释规定如下:<br/>第<br/>一,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即先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随之确定了代为其参加诉讼的法定代理人。对此,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分别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确定范围。人民法院可以从此范围中按照法定顺序予以确定相应的监护人;<br/>第<br/>二,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对此,《民通意见》作了详细规定;<br/>第<br/>三,当事人没有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该法第十六条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该情形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br/>2、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情形<br/>诉讼代理制度是各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诉讼代理,通说认为,是指诉讼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实施诉讼行为的一种法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br/>(1)代理行为以作为被代理人的当事人名义实施;<br/>(2)代理人具有法律规定的诉讼行为能力;<br/>(3)代理行为不超过代理权限范围;<br/>(4)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br/>(5)在同一诉讼中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而不能代理双方当事人。<br/>关于诉讼代理人的资格问题,《92年意见》第68条但书部分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本解释起草过程中,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没有争议。多数意见建议将“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修改为“以及其他依法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以便更准确,更完善。理由:一是“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的”两种情形,并未穷尽“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情形;二是“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的”情形,主观随意性大,不好把握,不利于规范司法。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已经将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中“经人民法院许可的”情形予以删除,足以证实这一问题。<br/>关于本解释规定的“其他依法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的情形,实践中包括代理人“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代理人在诉讼中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的以及法律规定不得作为代理人的其他情形。<br/>3、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当事人的近亲属”的范围<br/>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之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当事人的近亲属作为诉讼代理人。关于近亲属的范围,我国现行法律、司法解释从不同的立法目的出发,存在着不同的规定:<br/>(1)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六项之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该条规定的近亲属的范围相对较小。<br/>(2)民法通则规定的近亲属。《民通意见》第十二条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该条规定的近亲属的范围,只包括了配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和最亲近的旁系亲属。这个范围比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之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的范围稍大。<br/>(3)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十一条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这个范围是目前最为广泛的。<br/>(4)《回避规定》第一条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其回避:<br/>(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br/>(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本规定所称近亲属,包括与审判人员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近姻亲关系的亲属。<br/>本解释起草过程中,多数意见提出,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对诉讼代理人修改主要体现两个原则:一是满足当事人的法律服务需求,方便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二是有利于规范诉讼制度,抑制非法有偿代理行为。《92年意见》关于近亲属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尤其是在未成年人诉讼案件中,近亲属范围过窄,使得为未成年人指定其亲属担任代理人的工作增加困难。作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的范围相对民事实体法中的近亲属的范围应当有所扩大,建议不仅包括配偶、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还应当包括近姻亲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br/>为此,本解释对可以被委托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范围作了适当扩张,明确规定“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br/>4、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当事人的“工作人员”的解释<br/>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当事人的工作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本解释起草过程中,有意见提出,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些当事人将本不属于其工作人员的公民,通过出具虚假的证明(在授权委托书中注明其为本单位工作人员),得以委托该公民参加诉讼。对方当事人对该诉讼代理人身份提出异议的,一些法院对此审查的标准不统<br/>一,容易引起争议。为此,本条规定,只有那些“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才能够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br/>关于“合法劳动人事关系”证明材料,诉讼代理人应当提交委托人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上岗证或工作证等身份证明,也可以是劳动合同、工资表、社会保险资料等证明材料,以证实自己与委托单位的关系。<br/>相关案例:<br/>1、城市流浪人员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后,无法查明其亲属和户籍情况,应由事故发生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担任其监护人——无名氏与青岛君利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br/>案例要旨:城市流浪人员遭受交通事故后,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无法查明其亲属和户籍等情况下,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由流浪人员在事故发生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维护流浪人员的合法权益。<br/>案号:(2015)青民五终字第1694号<br/>审理法院: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br/>2、当事人所委托的诉讼代理人未能按照法律规定提供相关代理材料的,法院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行为不予认可——含山县凰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许先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br/>案例要旨: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及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八条的规定提供相关的代理材料,未提供的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四条中其他依法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情形,法院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行为不予认可。<br/>案号:(2015)含民三初字第00407号<br/>审理法院:安徽省含山县人民法院<br/>3、与当事人有近姻亲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丁洁群与夹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br/>案例要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与其有近姻亲关系的亲属作为其诉讼代理人。<br/>案号:(2015)乐民终字第238号<br/>审理法院: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br/>4、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的除应提供授权委托书,还应提供相关资料证明与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劳动人事关系——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与武汉祥顺和门窗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雷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br/>案例要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的,除应提供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当提供劳动合同、工资表等相关身份证明材料证明与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劳动人事关系。<br/>案号:(2015)鲁商终字第409号<br/>审理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br/>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br/>第八十三条 在诉讼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当事人没有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该法第十六条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br/>第八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依法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不得委托其作为诉讼代理人。
352浏览
指定监护人的责任
10w+浏览2024-10-13
律图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人的指责具体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连云港152****413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77****159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1899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