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小区地下车位产权归属

#物业纠纷 最新修订 | 2024-09-12
5.4k浏览
朱瑞雷律师
朱瑞雷律师在线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5.0分服务:1464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物业纠纷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物业纠纷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物业纠纷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在决定小区地下停车场使用权归属方面,主要依据以下三个要点:
首先,如若业主们共同分担了车库建造的相关投入,由此产生的地下停车空间便无需再行核算收益与成本,因为在购买房屋时,该部分地下车库的面积已经被纳入公摊范畴并进行了合理分配,故此种类型的地下停车区域无法办理产权证明书,其所有权应归属于该住宅区内的全体业主群体,开发商则失去了对此类车库的销售和转让权限;
其次,倘若开发商自行承担了地下停车空间的全部建设成本,并且其能够独立持有车库产权,那么开发商有权将该等停车空间的产权出售给购房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地下停车空间仅能以预售形式向本住宅区范围内的商品房预购人开放申购
最后,关于何为人防工程以及为何人防工程会成为禁止开发商销售的强制性配套设施,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部分地下车库其实属于人防工程设施的附属部分,而人防设施属于基本军事防护设施,其使用权及管理权均受到国家严格限制,因此,开发商不能擅自对任何人防工程进行销售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五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六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物业纠纷案件·推荐文章

连云港134****299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8****149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980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59人选择咨询律师
647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小区地下车位产权归属
一键咨询
  •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0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6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4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8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2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7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5****87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5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5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8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8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3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4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3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5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0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5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8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2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1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5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3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7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2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3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5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7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6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1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4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4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6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2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180****808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877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239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小区地下车位产权归属
小区地下停车场使用权归属主要依据三点:一是若业主共担车库建设投入,则该地下停车空间归全体业主所有,开发商无权销售;二是若开发商独立承担建设成本并持有产权,可预售给本小区商品房预购人;三是人防工程作为基本军事防护设施,其使用权及管理权受国家严格限制,开发商不得擅自销售。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小区地下车位产权归属
小区地下停车场使用权归属主要依据三点: 一是若业主共担车库建设投入,则该地下停车空间归全体业主所有,开发商无权销售;二是若开发商独立承担建设成本并持有产权,可预售给本小区商品房预购人;三是人防工程作为基本军事防护设施,其使用权及管理权受国家严格限制,开发商不得擅自销售。
1w浏览2024-04-02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的区别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情况下,对单位犯罪的刑事处罚都是实行的双罚制,即既要处罚犯罪单位,也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在对单位进行处罚的时候,一般只是进行罚金处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2.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说构成单位犯罪首先必须是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在刑法分则和有关法律具体规定中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如果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则不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从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单位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刑法将那些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社会危害比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3.单位犯罪,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在通常情况下,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尚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5w浏览
小区地下车位产权归属
10w+浏览2024-07-17
小区车位的产权归属
相当于标准配件总量15%的室内机动车停车位以及全部露天机动车停车位为业主共用停车位,其余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可销售的业主专用停车位。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小区地上车位归属权归谁
该城市地面停车场是房地产商按行政规划建设的物业附属设施,非独立私有建筑,属于土地使用权范畴,无法办理产权证。商品房出售后,土地使用权归全体业主,因此地面停车场权益归业主共有,与其他公共附属设施无异。
1w浏览2024-10-06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的区别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情况下,对单位犯罪的刑事处罚都是实行的双罚制,即既要处罚犯罪单位,也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在对单位进行处罚的时候,一般只是进行罚金处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2.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说构成单位犯罪首先必须是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在刑法分则和有关法律具体规定中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如果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则不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从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单位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刑法将那些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社会危害比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3.单位犯罪,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在通常情况下,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尚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5w浏览
小区地下车位产权归属
10w+浏览2024-11-06
小区地下车库产权归属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区域的权益归属有三种情况:一是土地使用权属开发商,业主无处置权;二是建设成本或面积计入社区整体成本或销售面积,属业主共有;三是原为政府所有,如用于人防工程,则权属转至人民防护办公室。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小区车位的产权归属
小区内车位产权究竟归谁,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地面停车位归属,地面停车位包含两种类型的停车位,一种是建筑区划内的,另一种是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地下停车位,专门规划停车的地下停车位归属于开发商。
-1741568718浏览2025-01-18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的区别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情况下,对单位犯罪的刑事处罚都是实行的双罚制,即既要处罚犯罪单位,也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在对单位进行处罚的时候,一般只是进行罚金处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2.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说构成单位犯罪首先必须是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在刑法分则和有关法律具体规定中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如果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则不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从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单位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刑法将那些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社会危害比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3.单位犯罪,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在通常情况下,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尚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5w浏览
小区车位归属权
10w+浏览2024-10-24
小区地下停车位归属最新规定是什么
小区车位产权归属法规规定:车位建筑面积若计入公摊,产权归全体业主;未计入公摊且开发商单独取得产权的,归开发商;属于国家强制配备的人防工程车位,产权归国家。简而言之,公摊车位属业主,非公摊且开发商取得产权的属开发商,人防车位则属国家。这些规定确保了车位产权的明确归属,维护了业主和开发商的权益。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小区地下车库产权归属
地下车库的归属是属于所有权者。至于谁是所有权人,那就得看购房合同的约定。有些销售方为了吸引购买者,以购房送车位的形式销售。如果没有约定,那就是属于房地产开发商,当然作为业主是可以把它买下,并且会得到相关的不动产证明的证件。
1w浏览2025-01-26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的区别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情况下,对单位犯罪的刑事处罚都是实行的双罚制,即既要处罚犯罪单位,也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在对单位进行处罚的时候,一般只是进行罚金处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2.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说构成单位犯罪首先必须是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在刑法分则和有关法律具体规定中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如果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则不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从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单位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刑法将那些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社会危害比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3.单位犯罪,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在通常情况下,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尚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5w浏览
小区地上车位归属权归谁
10w+浏览2024-07-30
小区地下停车位归谁所有
小区内车位究竟归谁所有,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地下停车位,专门规划停车的地下停车位归属于开发商。小区的地下人防车位,既不属于开发商,也不属于全体业主。独立车库,属于独立的建筑物,归开发商所有。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小区地下停车位归谁所有
小区内车位究竟归谁所有,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地下停车位,专门规划停车的地下停车位归属于开发商。小区的地下人防车位,既不属于开发商,也不属于全体业主。独立车库,属于独立的建筑物,归开发商所有。
10w+浏览2025-01-18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的区别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单位犯罪责任归属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情况下,对单位犯罪的刑事处罚都是实行的双罚制,即既要处罚犯罪单位,也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在对单位进行处罚的时候,一般只是进行罚金处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2.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说构成单位犯罪首先必须是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在刑法分则和有关法律具体规定中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如果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则不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从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单位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刑法将那些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社会危害比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3.单位犯罪,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在通常情况下,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尚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5w浏览
小区车位的产权归属
10w+浏览2024-11-21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通180****306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78****931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8****919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80****415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6****5710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78****492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