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名誉权是否包括隐私权?

最新修订 | 2024-08-31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公民的名誉权是不包括隐私权的,我国法律上对名誉权的规定有姓名权、肖像权等等,并不包括隐私权,但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名誉权和隐私权都是不可侵犯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
公民的名誉权是否包括隐私权?

一、公民的名誉权是否包括隐私权?

名誉权不包括隐私权,虽然隐私权与名誉权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与精神利益有关但不体现直接财产内容的人身权利,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有时会导致名誉权受损害的结果,但并非所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而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可能包含了侵犯隐私权。二者是相互独立的民事权利,主要区别在于:

1、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除了公民之外,也包括法人。法人名誉权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对外交往及经济利益。而由于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护个人的内心安宁不受搅扰,法人则不具有自然人的生理功能,不存在精神上的愉悦和痛苦问题,法人虽然也有不宜公开的秘密,但这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而不是隐私权的内容,所以法人不能享有隐私权。

2、性质不同。名誉权是权利主体就自己的社会评价所享受利益的权利。而隐私权则主要是指权利主体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公开,私人生活不受非法干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

3、侵权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一般是采取无中生有,侮辱、诽谤等方式贬损他人的人格,从而使其名誉受到损害;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则多为非法获取、扩散有关他人私生活的事实,干涉他人私生活等等,从而他人的内心安宁受到搅扰。前者散布的是虚假的情节,后者披露的则是真实的情况。

4、侵权结果不同。对他人名誉的侵害,肯定会造成人格的贬损、名誉的降低;而对他人隐私的侵害,则未必造成名誉的降低,有时甚至会提高他的声誉。例如,某夫妇自幼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为了孩子的心灵不受创伤,他们一直对其隐瞒这一事实。一位知情者违背他们的意愿把这件事向社会披露,这显然是侵犯了这对夫妇的隐私,但他们的名誉并不会因此受损,而可能会得到社会广泛赞扬。

5、处置权不同。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或公开,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三项内容,其中有关个人信息的保密并非绝对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将其公布于众,也可以授权他人公开发表,也就是当事人可以放弃这部分隐私权;而名誉权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对当事人的评价,这一权利是不可放弃的,他不能自行或授意他人贬损自己的名誉。

6、责任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害等方式,而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

二、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是什么?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将会构成侮辱罪诽谤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发生。比如医院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侵权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即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学作品在描写中对特定的人进行了侮辱或诽谤,虽然使用的是代号或假名,但读者一看便可知晓其所指的对象是谁,这显然不能因其使用代号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权。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某人的名誉仅仅指公众对其的社会评价,而不是该人对其内在价值的自我评价。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侵犯名誉权的种类是非常多的,特别是公司企业在对当事人的姓名权或者肖像权的使用上,必须取得当事人的同意和授权,否则就构成了侵犯名誉权的情况,具体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要求公司企业对进行进行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6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公民的名誉权是否包括隐私权?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3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2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0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2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6****43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1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0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5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0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名誉毁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宿迁180****502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540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247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名誉权隐私权区别包括什么
1、主体不同,隐私权只能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会享有。2、客体不同。3、侵害方式不同。4、侵害的内容不同。5、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6、侵害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7、保护方式不同。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公民的隐私权包括什么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公民的隐私权包括什么问题解答如下, <br/>(一)个人生活自由权;<br/>(二)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br/>(三)个人通讯秘密权;<br/>(四)个人隐私利用权;<br/>二、公民享有的隐私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br/>1、公民有保留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等秘密的权利,未经本人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传播。<br/>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br/>3、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窥视或者骚扰。<br/>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窥视或者调查、公开。<br/>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br/>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得刺探或公开。<br/>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开。<br/>8、公民的个人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br/>9、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过去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或公开。<br/>10、公民的其他纯属私人的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我国民法还规定,对于侵害公民隐私权行为,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侵害人可以依法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304浏览
名誉权隐私权的区别包括什么
1、主体不同,隐私权只能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会享有。2、客体不同。3、侵害方式不同。4、侵害的内容不同。5、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6、侵害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7、保护方式不同。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名誉权与隐私权的比较包括哪些方面?
名誉权与隐私权的比较包括:主体不同、客体不同、侵害方式不同、侵害的内容不同、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侵害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以及保护方式不同。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格权,简单的来说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不会被其他人非法收集、公开、利用的一种权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怎样区分名誉权和隐私权
1、主体不同,隐私权只能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会享有。2、客体不同。3、侵害方式不同。4、侵害的内容不同。5、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6、侵害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7、保护方式不同。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怎么区分名誉权和隐私权
1、主体不同,隐私权只能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会享有。2、客体不同。3、侵害方式不同。4、侵害的内容不同。5、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6、侵害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7、保护方式不同。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公民的名誉权是否包括隐私权?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连云港134****7476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34****647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4593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