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9-03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关于行政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一、关于行政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七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对当事人提出的明显不属于法定回避事由的申请,法庭可以依法当庭驳回。 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二、行政诉讼公开审理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实行公开审理,是行政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公开审判有两方面的内容:

1、审判活动向群众公开;

2、审判活动向社会公开,允许新闻记者报道开庭审理的情况。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除合议庭评议以外的全部活动,包括法庭调查、辩论、征求原告被告双方意见、宣告判决等,都要公开进行。

审理行政案件一般要实行公开审理,但是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不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3、其他法律另有规定不能公开审理的案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回避有两种:当事人申请回避和审判人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回避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其他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40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关于行政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64****83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6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0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0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2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7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6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5****1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3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7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8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6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行政诉讼·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苏州181****35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8****482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7****447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行政复议回避制度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行政复议回避制度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复议回避制度
行政复议案件当中,工作人员和案件当中的相关人员是亲属关系,担任过证人、鉴定人的,跟相关人员的关系比较亲密的,当事人可以有证据证明某位工作人员不能够公正处理本案的,发现诸如此类的情形,都可以主动申请让当事人回避。
20浏览 2024-10-03
行政回避制度如何规定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行政回避制度如何规定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回避制度如何规定
适用于回避制度的情形是:工作人员和案件当中的相关人员是亲属关系,担任过证人、鉴定人的,跟相关人员的关系比较亲密的,当事人可以有证据证明某位工作人员不能够公正处理本案的,发现诸如此类的情形,都可以主动申请让当事人回避。
35浏览 2024-10-29
行政复议有没有回避制度
行政复议是否设有回避制度行政复议规避的普遍性规则是指将行政复议视为妥善处理行政纷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时应尊崇的、且对其它各类纷争均具有适用效力的行动法则。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的原则;在复议期间,参与方在法律层面享有平等地位的原则;支持各族裔使用其母语进行交流与表达的原则;采用规避机制及实行公开审理由原则。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诉讼法院回避制度规定是什么
我国法律规定,回避制度适用于以下情况:当事人或其代理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案件存在法律上的冲突,或其他可能影响审判公正性的情况。回避决定主体因情况而异。被审请人对回避决定有异议,可依法申诉。
39浏览 2024-04-28
我邻居最近申请回避了,因为他正在调查一个贪污受贿的案子,只是最近竟然发现他的亲戚在里边,他就申请回避了,那个行政诉讼制度回避制度都有哪些的啊?
[律师回复] 行政诉讼的回避制度规定与案件有关的司法人员需要主动提出回避,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7条规定,回避有两种:当事人申请回避和审判人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4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 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审判人员主动回避是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br/>回避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其他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385浏览
行政复议有没有回避制度
行政复议机制中涉及回避制度,它是确保案件审理公正性的重要原则之一。行政复议在处理行政纠纷时,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位和语言权利,同时严格实行回避制度,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理。公开审讯原则也是行政复议的重要一环,让公众了解行政决定的审查过程。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回避制度怎么样规定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行政回避制度怎么样规定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行政类
律图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关于行政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沭阳188****478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78****805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5****4283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