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民事纠纷、行政争议,抑或是刑事法庭上进行诉讼,委托代理人代表当事人开展诉讼行为,这本身就是属于当事人的实质性诉讼权利之一。由于这个权利是应然存在的,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行使此项权利。因此,只要能够自觉保证具备应对整个诉讼局面的能力和自信心,那么选择不聘请律师,独立完成诉讼过程也是完全可行并且合法的。
然而,如果当事人对于法律规范及相应的诉讼程序存在着盲点和疑问,我们仍然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代理服务或者进行深度咨询以获取帮助。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二、刑事开庭家属最好要去吗
在对涉嫌犯有盗窃罪的案件进行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定亲属是否应出庭?关于这个问题,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家属必须出席案审现场。事实上,何时参与庭审以及出不出席均出于个人自愿选择。
然而,如涉及的犯罪行为人尚未满十八岁之列,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司法部门在对其进行讯问和审判期间,有义务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按照程序到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第一款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在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力自主地决定是否由代理人代表他们参与诉讼活动,这项权利被称为实质性的诉讼权利。对于那些已经培养出足够应对诉讼挑战的能力和拥有充足自信心的当事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整个诉讼流程。然而,如果在法律或者程序方面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提供的代理服务或者深入的咨询意见,这样才能确保您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