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赔偿追诉期是是多久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劳动者遭遇工伤事件之后,其所享有的赔偿请求权具有一定的追诉期限,即为一年。而在这个期限之内,若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称谓为此类纠纷案件的仲裁时效。此种时效自当事人知晓或者有理由应该知晓其权益已遭受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例如,假设在您的工作过程中遭遇了突发性的事故伤害,那么建议您立即前往与公司签署过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对于情况较为危急的患者,还可以先行将其送往附近具有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急救处理。
最重要的是,应及时向属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根据法律规定,申请人需要递交如下资料:
第一,完整填写《工伤认定申请书》;
第三,携带劳务使用合同等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文件副本;
第四,提交受伤后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以及首次求医时的病历复印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工伤赔偿要交个税吗
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关于工伤赔偿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它并不需要申报个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各类个人所得均需依法缴纳税款:
(一)职工工资和薪金所得;
(二)将劳动作为报酬而得到的劳务所得;
(三)文艺工作者和教师等的揽稿费用所得;
(五)以营利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活动所得;
(六)投资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房屋、车辆等财产租赁所得;以及
(八)财产买卖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在处理工伤赔偿事宜时,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仅有一年时间,这是从当事人得知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开始计算的。因此,当遇到此类情况时,我们应当尽早寻医治疗,并且在获得初步诊断结果之后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工伤认定申请,同时在办理手续中附上相关的证明文件,如《工伤认定申请书》、个人身份证明复印件、雇佣关系证明以及医疗诊断证明等一系列资料,以保证在法律允许的有效期限内尽快行使辩护权,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