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时经济补偿月工资包含哪些内容
应包含员工个人所得的全部薪酬性质的收入,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工资、额外工作时间所对应的加班报酬、职位晋升后调整的薪资增幅、奖励金、各类劳动保护措施产生的福利待遇、节假日中提供的各类优待福利、住房公积金、退休前应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医疗保险金、公司提供的午餐补贴、非正常用餐时享有的补助、外勤人员的额外津贴、因公差旅提供的报销额度、特定岗位的特殊津贴、营养补充供应、交通费用、通讯费用等各项开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可以起诉吗
在涉及到劳动纠纷的案件中,若原告在提起诉讼时,仲裁时效的确已经超过法定的期限;并且,原告未能提供相关证据以印证其主张的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合理的辩解原因;那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法院应当作出公正的裁决,即驳回原告的诉讼要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职工薪资待遇理应包括基础薪资、加班酬劳、职位升迁所引发的相应薪资变动、奖励花红以及劳动保护福利等项目;此外,还应涵盖各类节假日额外福利、公积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金等方面的支出;同时,也不应忽视午餐补贴、非正常用餐补助、外勤津贴、差旅报销、特殊津贴、营养补充以及交通通讯费用等所有与薪酬相关的收入项目。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