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国家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由于心怀不轨,滥用其职权,假冒公理来谋取私利,导致对控告者、申诉者、批评者以及举报者实施了报复陷害行为。
这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其保护的法益就是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判和监督权以及举报权。
那么,对于这种言论危害性极大的犯罪,其定罪量刑应当如何呢?在处理此类犯罪时,应遵守两个档次的处罚原则。
首先,如果所涉及的情节较为轻微,违法者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其次,如果所涉及的情节十分严重,则被判处于二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然而,对于报复陷害罪的立案标准,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其中,三种情形需要特别引起关注,即报复陷害导致控告者、申诉者、批评者、举报者或者其家属自杀、自残,致其重伤或者死亡,或者导致他们精神失常;
或者致使这些受害者的其他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
以及涉及到其他关联报复陷害问题必须进行调查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报复陷害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律图刑事律师平台针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刑事法律问题,欢迎咨询。
二、报复陷害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关于报复陷害罪之相关犯罪构成,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此种犯罪所侵犯的首要客体是广大公民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以及国家相关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的合法权益;
再来具体到客观层面上,报复陷害罪通常体现为利用职务便利、假借公权以谋求私人利益,进而对那些曾向司法部门或者行政部门进行过投诉、申诉、批评、举报等人士实施恶意打击报复的行为;
在自然人方面,本罪的主体应是具备特定身份地位的个体,特别指代身处国家各级各类机関之中的工作人员;
最后,该罪的主观犯意明确地显现为直接故意性质,且已超出个人恩怨,报复之心昭然若揭,针对之对象则不言而喻——正是那些曾对其进行过指责与揭露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诬告陷害罪,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国家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由于心怀不轨,滥用其职权,假冒公理来谋取私利,导致对控告者、申诉者、批评者以及举报者实施了报复陷害行为。
这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其保护的法益就是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判和监督权以及举报权。
那么,对于这种言论危害性极大的犯罪,其定罪量刑应当如何呢?在处理此类犯罪时,应遵守两个档次的处罚原则。
首先,如果所涉及的情节较为轻微,违法者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其次,如果所涉及的情节十分严重,则被判处于二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然而,对于报复陷害罪的立案标准,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其中,三种情形需要特别引起关注,即报复陷害导致控告者、申诉者、批评者、举报者或者其家属自杀、自残,致其重伤或者死亡,或者导致他们精神失常;
或者致使这些受害者的其他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
以及涉及到其他关联报复陷害问题必须进行调查的案件。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