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职务侵占”,系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之工作人员,借助其职务上所享有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财物未经合法程序擅自据为己有之行为。
如涉及金额数目庞大,则应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严厉处罚,且法院可依法对涉案人处以没收个人财产等附加刑罚。
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该罪名具体的刑事责任起点和处罚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如何界定职务侵占罪的未遂
若欲确认侵占罪的未遂状态,原地判定被侵犯的财产所有权是否已发生转移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当涉及到公司或企业等,其是否已失去对特定财产的掌控权便成为关键所在。假设在这种情况下,财产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且相应的公司或企业仍保持着对该财产的全面控制,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判断此种行为处于职务侵占的未遂阶段。
然而,假如在此过程中,财产所有权确实发生了转移,导致公司或企业失去了对特定财产的控制,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之视为职务侵占的既遂状态。为了佐证这一立场,我们需要调用相关被侵权的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以及劳动合同,以获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职务与身份的证据材料,从而明确犯罪主体的身份。
同时,我们还需调阅财物账目等与犯罪对象及其价值相关的证据,并委托司法会计审计部门进行审计鉴定,以得出权威性的审计鉴定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职务侵占者全额退还了侵占所得,他们也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因为职务侵占属于行为犯,且属于公诉案件,一旦实施侵占行为,其潜在的危害后果已然产生,因此无论是否退回财产,都应被判定有罪并予以适当的量刑。
至于量刑标准,则取决于具体的涉案金额大小。若涉嫌侵占罪的金额达到较大规模,则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而对于那些愿意退赃、退赔的人来说,我们将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弥补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以及主动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再根据具体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职务侵占罪是一项专指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员工凭借其职务上的方便而擅自非法获取、占用本应属于单位所有的公物的犯罪行为。数额较大的情况下,相关涉案人员恐将面临自五年有期徒刑起算的严重刑事惩罚,甚至可能伴随有没收个人全部或部分财产的附加刑罚。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具体的刑事责任起点与处罚准则在不同地区之间均可能因为其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