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

最新修订 | 2024-09-10
浏览10w+
孟理昕律师
孟理昕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17人
专家导读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

一、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没签合同辞职扣工资合法吗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无效合同。劳动合同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缔结,旨在明确彼此之间的劳务关系以及各自所需履行的权利与义务。凡参与劳工关系之建立,必须签署相应的劳动合同以示确认。若贵公司至今尚未与雇员签订相关劳动合同,无疑构成了违法行为。在此种情况下,雇员有权随时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且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经济赔偿

此外,依照相关规章制度,倘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间出现劳务纠纷,无论有无签订正式版的劳动合同,只要事实劳动关系成立,则劳动仲裁机构仍将受理此事。基于此点,劳动者完全有资格向本市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9k字,预估阅读时间14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86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
一键咨询
  • 175****71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6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2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2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6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2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7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84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1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3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4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5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劳动关系·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盐城134****226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592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2****926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赔偿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没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赔偿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42浏览 2024-05-26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赔偿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没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赔偿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多少
用人单位未签合同辞退员工要支付赔偿金,依工作年限计算。每工作一年赔两个月工资。工作不满六个月赔一个月工资,工作满六个月不满一年赔两个月工资。这里的“工资”指解除或终止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4浏览 2024-10-22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没签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辞退员工
若用人单位未能及时与在职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却又将其解雇的话,这样的事件处理起来须慎之又慎。一般的理解是,若是解雇缺乏正当合理的解释,则很可能涉嫌违法解雇的行为。这样的话,该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相应的赔偿金额,同时也将面临可能因未签订劳动合同时长而带来的两倍工资赔偿问题。因此,在做出解雇决定之前,务必要确保有充足的证据来证实员工确实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渎职等法律规定的可解雇情形。
45浏览 2024-10-07
员工没签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
员工没签合同被辞退的赔偿标准是: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的赔偿金的数额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如果是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突然辞退员工怎么补偿没签合同的员工
在任何情况下,倘若雇佣方骤然辞退那些尚未签订用工合约的员工,这些被解雇者皆有权利要求经济上的赔偿。一般而言,雇佣方应当参照员工所履行的服务期限,以每满一年即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方式,向劳动者提供经济补偿。若员工的工作时间不足六个月,则需向其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而对于工作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员工,则应将其视为已服务一年进行计算。
19浏览 2024-10-26
没有签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
没有签合同辞退员工的赔偿,一般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结合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水平来确定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没签劳动合同,但如果是有证据证明双方之间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此时用人单位也是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怎么算
未签合同解雇员工,若非法,企业付双倍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满一年一月工资,不足六月半月工资,六至十二月一月工资。雇佣一年内未签合同,须每月付双倍工资。
42浏览 2024-09-19
员工辞退员工怎样才可以正确辞退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如何做到正确辞退员工 要做到正确辞退员工,主要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二)、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三)、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五)、辞退员工中的特殊限制 (六)、辞退员工的程序问题 如何做到正确辞退员工,笔者总结起来,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要正确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必须把握“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用人单位 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同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知何为录用条件,或无法证明该录用条件就贸然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是用人单位在实践中的典型错误做法。维权意识强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此时公司往往在管理上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 (二)、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对于的员工,用人单位并非可以一概辞退。劳动法规定必须是的员工,用人单位方可辞退。因此,何谓,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至关重要了。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 最好对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并且注意保留员工的事实依据。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单位也可随时辞退,但 同样要注意举证尤其是对何谓“重大损害”的举证问题(最好还是有制度依据,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对重大损害的标准作明确规定)。此外,员工被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或者被劳动教养的,单位也可以随时辞退。 (三)、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 辞退无过错的员工仅限于以下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本人,并根据其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所谓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 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员工。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克服经营困难的内在需要的通常作法,法律予以允许。但是,裁员同时也 涉及被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保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的有效平衡,法律对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作了一些适度的限制:首先,对于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的用人单位必须是濒临破产,被人民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企业。此外,上海市对实施经济性裁员也有严格限制,即上述企业必须在实施停止招工、清退各类外聘人员、停止加班加点、降低工资四项措施后仍无好转的,才能实施经济性裁员。 其次,对符合进行经济性裁员条件的用人单位,应按下列程序裁减人员: 1、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五)、辞退员工中的特殊限制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出于对特殊人群的保护,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并且没有过错的,用人单位不能辞退: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换句话说,对于具备上述情形之一的员工,除非其有等过错的,否则用人单位不得辞退。 (六)、辞退员工的程序问题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还应注意一个通知工会的程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1条的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 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对用人单位来说,在辞退员工时,务必要注意合法性的问题,即辞退员工时一定要保证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程序合法。由于法律规定辞退员工的举证责任完 全在于用人单位一方,因此证据确凿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内部规章制度作为法律依据,这是用人单位合法 辞退员工的关键。同时,在辞退员工时还应注意程序问题,如提前通知期问题、书面的通知形式问题以及工会的预先告知问题等。防范于未然,方保用人单位在辞退 员工时立于不败之地。
489浏览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没签合同辞退员工赔偿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宿迁177****743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78****411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9463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