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别列为公诉案件之一,此种类型的诉讼活动往往涉及到较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国家利益,因此受害者本身并无权决定撤诉与否。在公诉案件中,政府有权代表国家向司法部门提起诉讼,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这并不意味着受害者可以独自完成这一过程。即便是受害者对犯罪嫌疑人表达了谅解之情,也无法直接影响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结果。然而,在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量刑时,受害者的谅解意愿将被视为减轻其刑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盗窃罪为公诉案件,涉及重大社会危害和国家利益,受害者无权撤诉。政府代表国家起诉,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非受害者可独力完成。受害者谅解不影响审判,但为量刑时减轻刑罚的考虑因素之一。
二、盗窃罪受害者不愿意谅解怎么办
在涉及到盗窃犯罪的司法审判过程中,倘若受害者未能给予谅解,将根据具体案情由法院公平公正地裁决所适用的相应刑事惩戒措施。
行为人涉嫌实施的盗窃罪行与其是否能够赢得受害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谅解并不存在必然因果联系,轻微谅解只是针对量刑和判处罚款等方面予以酌情减轻或从轻处理的考虑因素之一。
依据法律规定,凡是涉及盗窃罪的,都应依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附加或者单独处以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三、盗窃罪受害者会请律师吗
在某些特定情形之下,涉及到盗窃刑事犯罪事件的受害人可能会寻求律师的专业协助。例如,若事件情节繁复且涉及到财产损失金额难以准确界定的问题,或是在犯罪嫌疑人具备经济赔偿能力却故意拒绝支付赔偿款项的案情中,受害人可能会因需要法律专家的协助来争取应有的民事赔偿而选择聘请律师。此外,倘若在刑事诉讼程序进行期间,受害人对司法机构所做出的处理结果持有异议,或者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律师的协助来深入理解事件的发展动态以及参与相关的诉讼活动,以此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他们同样有可能会考虑聘请律师。总的来说,是否需要聘请律师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受害人个人的需求来决定的。然而,从整体上看,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盗窃罪受害人聘请律师的情况相对较为罕见。
盗窃罪为公诉案件,涉及重大社会危害和国家利益,受害者无权撤诉。政府代表国家起诉,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非受害者可独力完成。受害者谅解不影响审判,但为量刑时减轻刑罚的考虑因素之一。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