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别人担保怎么解除担保
如何解除为他人提供的担保
在担保合同中,若债权人或债务方无担保人的明确授权而擅自增加债务负担时,担保人有权拒绝对此新增部分的担保义务;
此外,如债权人在未经担保人知悉的情况下,私自将其全部或部分债权进行转让,则这种转让对保证人没有任何法律效应;
同时,如果担保人和债权人之间曾协议禁止债权转让,但经过确认,债权人仍然在未得到担保人书面同意的前提下将债权进行了转让,那么这就意味着担保人不再对新债权人承担任何担保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五条
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保证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人和债务人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不受影响。
第六百九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
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二、给他人担保后怎样撤销担保责任
一般来说,撤销担保责任需满足一定条件。若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的撤销需经债权人同意,且撤销权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若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三分之一的民事责任。
此外,担保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担保人书面同意,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但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总之,撤销担保责任的情况较为复杂,需根据具体的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来判断和处理。
三、给别人担保后如何办理担保解除
担保解除通常需以下步骤:首先,与债权人协商,达成解除担保的一致意见,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及解除担保的条件等。若担保合同有约定解除条件的,需满足该条件。其次,准备相关材料,如解除担保的申请书、原担保合同、已履行债务的证明等。然后,将这些材料提交给担保登记机构(若有担保登记),申请注销担保登记。登记机构审核通过后,会办理注销手续,解除担保关系。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与解除担保相关的沟通记录、文件等证据,以防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若担保合同对解除担保有特殊约定或涉及法律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解除担保的方式主要有:1.若债权人或债务人擅自增加债务,担保人可拒绝对新增部分承担责任。2.若债权人在未告知担保人的情况下转让债权,该转让对担保人无效。3.若担保人与债权人曾约定禁止债权转让,但债权人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不再对新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