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法律流程是什么
工伤认定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一开始,用人单位得在事故发生的那一天起算,30天之内,或者,受伤的职工以及他们的近亲属,还有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后的1年之内,得把工伤认定申请交到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那儿,同时还得提交一些相关的材料,像工伤认定申请表,能证明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那些材料,还有医疗诊断证明之类的。
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这些申请后,就会开始审核提交的材料。要是发现材料不完整,就会一次性地告诉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然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去进行调查核实,在受理申请后的60天内,就能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要是认定这是工伤,就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要是不认定是工伤,就会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要是对工伤认定的决定不服,那可以按照规定去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这就是工伤认定的整个流程,大家可得清楚,免得在需要的时候手忙脚乱的。
二、工伤赔偿法律标准又是怎样的
工伤赔偿法律标准涉及多个方面:
1.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确认可延长。
3.伤残津贴:经劳动能力鉴定有伤残等级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4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伤残津贴,5-6级伤残在难以安排工作时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此外,还有生活护理费等其他项目,需依具体伤残情况和规定确定赔偿。
三、工伤赔偿法律标准究竟是怎样的
工伤赔偿法律标准如下:
首先是医疗待遇,职工因工伤治疗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等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可延长。
伤残待遇方面,经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会有不同标准。如一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本人工资,二级为25个月等,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此外还有伤残津贴,一至四级按月支付,标准为本人工资的90%-75%不等。
生活护理费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若职工因工伤死亡,其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等。
在了解工伤认定法律流程是什么后,我们还要知道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的一些相关事宜。若对认定结果不服,是有相应的救济途径的,比如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而且在成功认定工伤后,接下来就是关于工伤赔偿的问题,赔偿项目、赔偿标准以及如何获得赔偿等都至关重要。要是你在工伤认定法律流程方面,或是后续这些关联问题上存在疑问,别让困惑困扰你。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帮你理清头绪,维护自身权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