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案件立案后,根据立案性质不同走向各异,劳动监察立案会责令支付、加付赔偿金;仲裁立案会裁决支付工资及补偿等,不服可诉讼;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立案后,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监察部门有职责展开调查。查证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违法属实,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付则责令加付赔偿金。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立案后,按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规定审理,认定拖欠事实成立就裁决支付工资及补偿等。若一方不服仲裁裁决,依据相关法律可向法院起诉。而当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且经责令仍不支付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您遇到拖欠工资问题,不清楚具体的立案和维权流程,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二、拖欠工资立案后工资多久发
通常情况下,立案之后法院会抓紧安排审理事宜。
一旦判决用人单位需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判决生效后的既定履行期限内,用人单位理应主动去履行支付义务。
要是用人单位没能按时履行,当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使其进行支付,一般在6个月内能够执行完毕。
然而,实际发放工资的具体时间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案件情况以及法院的工作进度等。
倘若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这种不良行为,法院极有可能会加大执行的力度,通过各种手段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能够按时拿到应得的工资。
三、拖欠工资立案后,多久才执行
1.拖欠工资立案后,执行时间具况不同。
一般法院在立案后6个月内会采取执行措施。
若被执行人无财产或财产难查、执行遇阻碍,执行时间会延长。
2.法院会依案件实际进展及时向当事人反馈执行进度。
在执行遇问题时,当事人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线索协助,推动执行工作。
当探讨拖欠工资立案了会怎么样时,要知道立案后,劳动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会展开调查,用人单位可能面临支付拖欠工资、加付赔偿金等法律后果。不仅如此,后续还可能涉及诸多相关问题。比如,若因拖欠工资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在调查过程中,用人单位拒绝配合又会面临怎样的惩处?这些都是和拖欠工资立案紧密相关的问题。倘若你对拖欠工资立案后的这些问题存在疑惑,或者在自身经历中遇到类似困扰,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