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两种常见情况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一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这种情况是为了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应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
二是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例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等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而用人单位拒绝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若遇到上述情况,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工资条等,以便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什么情况下会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一般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下会发生:
一是因确认劳动关系产生争议,比如用人单位不承认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时,劳动者可申请仲裁确认。
二是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引发争议。例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认为自身权益受损。
三是关于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方面的争议。比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按规定支付工伤待遇、辞退员工却不支付经济补偿等。
四是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例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上述等劳动权益方面产生分歧且无法协商解决时,就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什么情况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以下是一些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常见情形:
劳动者主动辞职: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存在过错:比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协商一致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但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动议的,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法律适用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进行判断。
当探讨什么情况下可以赔偿2倍工资时,我们知道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等情况会涉及。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相关要点。像是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而且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也可能面临支付2倍工资的情况。要是你对这些不同情形下2倍工资赔偿的具体计算方式、申请流程等还有疑问,别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