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过劳动仲裁要工资能要求赔偿吗
要是通过劳动仲裁去讨要工资,通常来讲是不能直接就要求赔偿的。
劳动仲裁主要就是裁定用人单位得给劳动者支付工资以及那些相关的费用。
不过,如果用人单位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情形,就像克扣工资,或者无缘无故地拖欠工资,并且都已经被责令了还是不支付的这类情况,除了要把工资给支付了之外,很有可能还得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这样的标准,给劳动者额外加上赔偿金。
这里得提醒大家注意,一定要依据具体的劳动纠纷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到底能不能去主张赔偿。
而且,必须得在劳动仲裁或者后续的诉讼程序当中,清清楚楚地提出赔偿的请求,还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才行。
总之,就是得根据实际的情况,仔仔细细地去分析,然后理直气壮地去主张自己的权利。
二、劳动仲裁要工资时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劳动仲裁索要工资涉及的赔偿标准如下:
-正常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未支付,仲裁会裁决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加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若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劳动仲裁要工资时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在劳动仲裁索要工资时,赔偿标准的确定分不同情况。
如果是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若涉及未足额支付加班工资,需按照法律规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和相应倍数来确定赔偿金额。平时加班按150%,周末加班按200%,法定节假日加班按300%支付。计算基数一般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正常出勤月工资来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若是因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支付工资,还可能涉及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当探讨经过劳动仲裁要工资能要求赔偿吗这一问题时,其实还有不少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在成功通过劳动仲裁要回工资后,除了工资本身,若用人单位存在诸如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等情形,劳动者是可以要求相应赔偿的。像是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赔偿,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等。然而,每种情况的认定和计算方式各有不同。要是你对劳动仲裁要工资后可能涉及的赔偿种类、计算标准等方面存在疑问,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